解开顺顺爱“打人”之谜
2017-05-10姚海娟
姚海娟
一、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顺顺(小名)
性别:男
年龄:五岁半
健康状况:棒极了
二、个案情况描述
聪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个性开朗,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生活自理能力强。日常生活中能积极、大胆参与各项活动,特别喜爱体育活动,他的奔跑速度快,动作敏捷,躲闪非常灵活。但是顺顺很爱打人,且频率很高,高兴时打人,不高兴时打人,没事做时打人。当被老师批评时候有些怪,从不争辩,不吭声,鼓着嘴巴,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斜着眼睛看着老师,默默地听完老师的“教导”后转身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跟小朋友玩去了。
三、个案家庭情况描述
顺顺生活在一个健全和谐的三口之家,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富裕。父亲职业高中毕业,是某建筑公司包工头,做事干练,为人大方,爱看武打片,爱好体育运动。母亲是父亲高中同学,成人大专毕业,是某公司会计。因为父亲工作忙,顺顺的生活起居几乎全落到母亲身上。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顺顺父母从不溺爱、不迁就孩子,但父亲比较粗暴,缺乏耐性,孩子犯错,非打即骂,母亲又什么事情都是听从孩子父亲的。父母对老师比较信任,也较配合幼儿园教育。
四、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一:饭后搭积木、画画活动。顺顺拿来了笔,没几下功夫就画好一幅画。于是他拿着画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走到几个小朋友后面,“啪”的一声,手掌落到了明明的左臂上,明明大声喊:“老师,顺顺打我。” 老师瞪了他一眼,他没趣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并对着明明做了一个鬼脸。等到老师不注意,他又到另一名幼儿后面,用手掐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上,他却开心地用手比划着说“来呀,来呀”,摆开一副“跟我比试比试”的架式。
观察二:集体活动中。幼儿各自拿着一块垫板自由地坐在教室里,顺顺坐在教室最后面。老师引導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顺顺看见冬冬伸手抢前面薇薇的垫子,便一个拳头过去把垫子给抢了回来还给薇薇。老师很生气地把顺顺叫到跟前:“你为什么又打小朋友?”顺顺斜着眼睛看了老师一眼,一声不响地低着头“接受”老师的“批评”。
观察三:户外体育游戏。幼儿分成四组进行《过桥》接力比赛。顺顺排在第一组的第一个位置。游戏开始,他很快就完成了他的过桥任务,接着拼命地给本组的幼儿加油、助威。当轮到胆小体弱的薇薇时,他就像一个教练一般,一边着急地鼓励她一边陪着她跑。最终第一组得了第一名,顺顺高兴得又是喊又是跳。突然,顺顺的一个“飞毛腿”横扫到第二组的几个小朋友腿上,疼得他们大喊起来,顺顺又是兴奋地大喊“来呀,来呀”。被打的那几个小朋友想还击他,于是,一场“追逐赛”开始了。结果是,没有一个能追上顺顺的,顺顺笑得更得意了。
五、家园交流在园在家表现:
园:老师把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
1.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很牢,做事情动作很快。对事物的兴趣时间很短,但如果他有兴趣又能持续半个小时以上。
2.顺顺精力旺盛,非常喜欢运动,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要在大院里玩一段时间才肯回家。如果有时间我们也经常带他去爬山、远足、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所以他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几乎没生过什么病。
3.顺顺自理能力很强,自己能做的事情都会自己做,不依赖父母,我们也不允许他依赖。
4.别人有困难时很乐意帮助人,特别是女孩子
六、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打人”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以满足表现自我的欲望
顺顺生性活泼、好动、好玩、好强,悟性较高,喜爱表现自己。于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恰当,表明他的是非判断能力、控制力都还比较弱,从而采用能马上引起别人注意的方式(如打人、抓、挠、推、拉人等)来引发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
2.父子之间的不当玩耍导致顺顺“打人”成性
好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而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亲人和他喜爱的人物形象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顺顺和他爸爸都很喜欢看武打片,且父子俩常常是一边看一边“嗨”“哈”地舞拳弄脚。平时,父子俩也常常用这种方式来亲热玩耍。父亲的“拳”是一种游戏式的与孩子玩,而孩子的“脚”即使是竭尽全力,对身强力壮的父亲来说也没感到有什么力度,因此也乐此不疲。久而久之,使孩子误解为这种舞“拳”弄“脚”也是与小朋友玩的一种极好方式。
3.父母教育孩子方式的不当也是顺顺爱“打人”的原因之一
顺顺父亲的教子信条是“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当顺顺打人或做错事情时,顺顺父母经常采用粗暴的“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当顺顺遇到问题时自然也模仿父母用“打”的方式来解决。
4.教师批评顺顺的方式方法不当造成顺顺脾气古怪
顺顺母亲说,以前在某幼儿园因为顺顺经常打人,老师很厌烦他,经常用过激的言行训斥、责骂他,不许小朋友跟他玩,罚他到走廊、厕所、寝室里站着,不许说话,不许争辩,只有默默地接受“批评教育”。在家,顺顺也经常遭到这种“待遇”。由于害怕老师、家长的这种权威,当顺顺挨批评时就出现了这种怪脾气。
七、教育措施:
经过大量的调查、家访、观察,顺顺的打人行为是由于不良的生活环境和成人教育的不当而养成的处理个人需要的处事方式。我采取了以下教育措施来教育、转变顺顺打人的不良行为:
1.加强爱心教育,以宽容的心关爱、接纳他
爱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成人对他们的热爱和关怀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过去,顺顺经常处在被责骂、训斥的环境中,对老师已产生了恐惧和不信任感,有什么都不敢说,不愿说,只有当“哑巴”的份。我主动接近他,利用爱心滋润孩子的心田,时时关注他的言行,不断地与他交谈,让他消除对老师的恐惧感。当孩子信任老师时,才会主动跟老师表达自己所想、所作、所为,老师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行为动机,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当顺顺打人时,我不再一味指责他,而是不厌其烦地拉着他坐到一边,引导他用语言表达出打人的原因,并耐心地跟孩子分析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
由于得到教师的关爱,顺顺逐渐消除了对老师的隔阂,当他打人时,不再是“不坑不哼”、“低头不语”,敢于用语言表达出他的真实动机了,根据他的动机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2.给予更多的机会满足他的好奇心、表现欲,以疏导、释放他多余的精力
利用顺顺好奇、好动、好表现、喜欢帮助人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表现自己。如:根据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让他多操作,让他多发言,给他提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户外活动中,他喜欢奔跑,就让他当教练,带领大家运动。在各类生活活动中,多提供机会让他当组长,当值日生,当小老师,检查小朋友各项活动情况,帮助能力差的、有困难的同伴。
由于机会的增多,对顺顺要求的提高,让他旺盛的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从而淡化了靠“打人”来表现自己的不良行为。他的表现欲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教会顺顺用良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成功、喜悦
为了让顺顺及全班幼儿都懂得用良好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我组织了專门的谈话、游戏活动等,有意识地让顺顺说说哪种表达方式好?哪种不好?以此不断强化他使用良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密切家园联系,共同教育孩子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我利用电话、短信、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等多种方式主动与家长联络、交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和效果,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同时,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1)改变粗暴的教育方法
建议家长彻底改变以往的“棍棒教育”,代之以积极、正面的说服、说理教育,要求顺顺爸爸妈妈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事先了解原因,给孩子“说”的机会,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教会他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能。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的问题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家长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积极正面引导,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不断强化。
(2)学会正确地与孩子玩耍
孩子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强,各种传播媒介中接触到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建议父母对顺顺所看的动画片有所规定,不看暴力片,顺顺爸爸要也尽可能不看武打片,或等孩子不在时看,不再以舞弄拳脚的方式与孩子玩,应以积极、健康的语言、动作进行情感交流。
八、效果与反思
通过家园共同一致的努力,顺顺逐渐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如何与同伴交往等,喜欢跟他玩的小朋友越来越多,打人的次数明显地减少了。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更加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育,主动询问、寻找各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对顺顺进行教育。
从顺顺的个案分析中得到几下启示:
1.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深入分析、研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才能打开孩子心灵上的锁,去破解孩子心中一个一个谜团,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优化每一个教育活动,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2.孩子是弱小的,需要依附成人。教师要热爱孩子,尊重孩子,多一点爱心、细心、耐心、宽容心,孩子才感到有安全感。一味地指责,打骂,惩罚孩子,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造成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3.健康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当今,家长、长辈们对孩子过于溺爱、娇宠、事事包办代替,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跑,导致孩子动作协调性差,适应能力差,磕磕碰碰等事故频频发生。顺顺健康的身体状况启发我们,要积极带领孩子参加各种各样有益的户外活动、体育活动,这是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动作协调性,提高抗病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