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班风班”评比为抓手,打造高校优良校风学风
2017-05-10王志坚
王志坚
摘 要: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校风学风建设,如何将其按照“可考核、可比较、可追溯、可评优”的标准进行量化,需要高校在探索与实践中密切联系实际,制定出一套有操作性的评价评分体系。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以“优良班风班”评比为抓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校优良的校风学风。
关键词:高校校风学风 “优良班风班” 评价评分体系
“优良班风班”评比以高校统一编定的学生班集体为评价考核单位,以学期中的自然月为考核周期。学期始末不足一个月、但在两周以上的,可进行当月考核;不足两周的,原则上不纳入考核。
一、明确底线思维,设置基本条件
评比基本条件主要考虑以高校学生守则、校园行为规范、大学生文明公约、大学生公寓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为蓝本,考核班级有无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有无被通报的校园不文明行为,以及任课教师的普遍评价是否达到优良及以上等等。基本条件突出的是底线思维,没有达到基本条件的,在当期评比中实行一票否决。举例来说,可具体要求:
1.评选周期内,班级学生无“考试作弊”、“夜不归宿”、“赌博”等违反校纪校规行为。
2.评选周期内,班级学生无“带食品进图书馆”、“禁烟区域抽烟”、“攀爬围墙”等不文明行为被学校有关部门通报批评。
3.评选周期内,各科任课教师评价原则上为优良等级。
二、突出观测重点,构建评价评分体系
对于一个高校班级,可纳入“优良班风班”评比的考核指标不在少数,本文主要依照“可考核、可比较、可追溯、可评优”的标准,力求选取最普遍适用的观测点:一是学习开展情况、二是活动开展情况;此外可设计一个开放性的指标,因校而异,灵活设计和选择,这一开放性指标,本文中称之为“特征指标”。
基于以上思考,“优良班风班”评比主要从“课程学习”、“班级活动”和“特征指标” 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以百分制为计分方式,为以上三个方面分别赋予100分的40%、30%和30%权重分。具体如下:
1.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总分40分,以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为考核量分标准。主要考核“出勤率”、“听课纪律”、“师生互动”、“完成作业”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占10分。
(1)出勤率:主要考核班级学生课堂到课率,要求基本无迟到、早退现象。班级出勤率达95%的得10分,出勤率90%-95%得6分,90%以下不得分。
(2)听课纪律:要求基本无睡觉、玩手机、带食品进教室现象,学生听课专心,认真做笔记。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的该项表现在0—10分中进行考核打分。
(3)师生互动: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课间、课后、网上交流答疑等环节,师生互动良好。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的该项表现在0—10分中进行考核打分。
(4)完成作业:要求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基本无抄袭现象。任课教师根据班级的该项表现在0—10分中进行考核打分。
2.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总分30分,主要考核“形式与内容”、“项目特色”、“活动效果”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占10分。
(1)形式与内容:开展符合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团日活动,或参加学校和二级学院组织的讲座、培训、报告会等,班级参与人数需在90%以上,两次以上10分,两次得8分,一次得6分,未参加不得分。
(2)项目特色:各类活动、竞赛等,体现专业特色,鼓励创新、创业,有利于学生增强专业认知、巩固专业知识。特色鲜明、效果良好得10分,较好得8分,一般得5分。
(3)活动效果:班级获得省级以上、省级、市级奖励或媒体正面报道的依次得10分、9分、8分,获得校级1-3名的依次得7分、6分、5分。
3.特征指标
特征指标总分30分,是考核在开展学习、组织活动之外,高校可灵活设置的考核班级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观测点,并在总分30分的范畴内设置相应的考核项和对应分值。本文以部分高校在低年级开展的“早晚自习情况”,以及各年级普遍适用的“考研、考证、考级情况”作为特征指标,高校可以此为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早晚自习开展情况
早晚自习开展情况总分30分,主要考核“出勤率”、“迟到、早退现象”、“自习纪律和效果”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占10分。
①出勤率:出勤率达95%的得10分,出勤率90%—95%得6分,90%以下不得分。
②迟到、早退现象:无迟到、早退现象的得10分,评比周期内迟到、早退累计达1—10人次的得6分,10人次以上的不得分。
③自习纪律和效果:基本无睡觉、玩手机、喧哗。学生看书、写作业,良好得8—10分,一般得5—7分,效果差的不得分。
(2)考研、考证、考级情况
考研、考证、考级情况总分30分,主要考核开展形式和效果。即班级围绕学生考研、考证、考级,营造优良学风,学生积极参加考研辅导班,英语、计算机、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班,或参加公选课、讲座、技能培训等,有组织、有登记、效果良好得25—30分,较好得15—24分,一般得0—14分。
三、以评比为抓手,个人、集体争先创优,打造高校优良校风学风
“优良班风班”评比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即班级申报、二级学院审核、学工处审定。在名额设定方面可考虑各二级学院按不超过班级总数的25%上报学工处,学工处进行差额审核,按不超过全校班级总数的20%评选。
“优良班风班”评比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如: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海报栏等媒介,对评选出的“优良班分班”进行公示和宣传;颁发“优良班风班”流动锦旗;在“班級综合指数”中给予一定分值的班级加分;奖励一定数额的班费,用于班级活动和班级建设等。
此外,“优良班风班”的评比结果在班级参评校级“优秀班级”、“红旗团支部”、申报“省优班级”等方面,在带班辅导员评定职称、学校评选“优秀辅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方面,都可发挥重要的借鉴价值和评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乾坤. 高校班级学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高教学刊,2015
[2] 宋志鹏. 高校学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际测评. 山东高等教育,2011
[3] 石笑寒. 高校班级学分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初探. 华章,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