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主题”的几点追问

2017-05-10黄大兆

课外语文·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主题文学作品

【摘要】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学作品解读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学理论如何看待和阐释这些问题,对日常的文学解读和语文教学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文学作品;“主题”;追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近来阅读到的几篇关于小说主题分析的文章,无一不在向我们诠释着这条文学鉴赏的经典之言。如在《关于〈项链〉的十一个主题》一文中,我就读到了关于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名篇《项链》的多达十一个的主题。

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主题?《项链》是否有这么多的主题呢?看来,或许有必要对此再作一点探究。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主题?主题对鉴赏作品有何意义?

现摘录如下观点:

“主题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①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通过作品描绘的社会生活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一部作品所显示的总的思想意义。”②

“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的意见或中心的思想。”③

“无论写一篇什么文章,动笔之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思想。我国古代作家称之为‘立意。古人所说的‘意,也称‘旨‘主旨‘主脑,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主题或‘中心思想。‘立意也就是确立主题或中心思想。”

“主题,是文章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作者从一定的立场或思想出发,通过描述的对象或提出的问题所反映出来的主要写作意图。”④

从以上各种观点来看,无论是“中心思想”“核心”,还是“总的思想意义”“主要写作意图”等,它们的内涵其实都是一样的,即主题是文学作品的大脑、脊梁、灵魂与统帅,是从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艺术成就高下的关键因素。

唯其如此,古人在写作、鉴赏文学作品时,特别强调“意在笔先”,王夫之就说“意犹帅也”;现代的写作及文学鉴赏理论中也反复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与统帅”。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昭示:无论是写作还是鉴赏文学作品,确立主题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的确,写作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下笔时就可能会信马由缰、下笔千言而离题万里;在阅读鉴赏时如果看不到作品正确的主题,阅读时就可能误入歧途而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产生误读、错读现象,就難以正确认识作者所要反映的那个世界、难以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情感。这样也就会失去了阅读的本意。试想,如果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岳阳楼记》中那些关于洞庭湖的景物描写再精彩又有多少价值?如果没有要暴露国民性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主题,那么阿Q这一艺术形象到底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因此,对于我们——无论是鉴赏还是写作——来说,都得要明确作品的主题,没有主题的作品是不存在的,而如何准确把握主题则成了阅读鉴赏作品的第一要务。

二、文学作品能有多少个主题?主题是无限多义的吗?

人们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一元到多元、由确定到模糊的过程。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一篇(部)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也即在不同的人看来一篇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不相同的。在多元理论、建构主义等哲学思潮影响下,人们更是坚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我们要问的是:一篇(部)文学作品能有多少个主题?一篇(部)文学作品的主题真的是无限多义的吗?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认识也由以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变为“人性至上”、多元解读、读者建构。学生在课堂上对那些经典课文可以随意解读、建构,比如有的学生就在《背影》中读出了朱自清的父亲翻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学生在《孔乙己》中掌柜的身上读出了人性的善良——不因为孔乙己没有酒钱就不卖给他酒喝,等等。可是,这还是那些经典作品的本意吗?这种多元也好、建构也好,对我们的鉴赏还有多大意义?说得过火一点,这与那些“恶搞”还有多大的区别?这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与效果吗?

经过这么些年“课改”的轰轰烈烈与热热闹闹,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本主义不是医治语文教学沉疴的良方,一味地多元解读、自由建构也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莎翁笔下那个唯一的、忧郁的王子。是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这个哈姆雷特却是唯一的;在一千个读者的心中,这个哈姆雷特只能是那个忧郁的王子,而不是贾宝玉或华老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主题虽然不能说就是唯一的,但起码应该是确定的,不能够让人不可捉摸、无法把握。时代在变化、认识在前进,后来的人们可以在王子的身上不停地堆积他们的理解,但当莎翁将他创造出来的那一瞬间,他就成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王子。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走极端。可以“多元”,但要“有界”;可以“建构”,但要尊重文本;可以创造,但不能拔高,更不能脱离时代作超出时代的解读,进而苛责前人。

“意犹帅也”,主题既然是“灵魂”“统帅”,那么,一篇文学作品能有多少“帅”?又能有多少灵魂?相信我们的读者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三、如何认识多主题现象?在文学鉴赏中如何确定主题?

不可否认,一些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长篇小说或朦胧诗歌、象征派作品等,的确有多主题现象。但是,这些主题是否就是平行的、平等的,彼此间就没有主次轻重呢?

关于这个现象,《文学理论基础》一书的作者认为:主题分为正主题与副主题,正主题贯穿整个作品内容,处于中心地位;副主题围绕正主题表现其他思想内容;正主题统帅副主题,副主题充实、深刻正主题,隶属并服务于正主题。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较之目下流行的“多元”说更有利于语文课堂上文学鉴赏的进行。

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所谓“命意”也即是主题,那么我们能说那不同的人看见的都是《红楼梦》的主题吗?如果是,这些所谓的主题中有没有主次之分?有没有对错之别?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也作如此解读,我们应该怎么办?能够就不置可否、任由学生解读吗?我们觉得恐怕不行,而且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新课标恐怕也非此意。如果作品的主题真的就如此无限多义而模糊、多元而含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我们的文学鉴赏又当如何进行?特别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的文学作品的鉴赏,面对的是一群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型,还没有形成较强鉴赏能力的学生,如果我们在鉴赏中任由他们随意去建构乃至去“恶搞”,那么我们语文课上的鉴赏还有意义吗?语文课堂又当如何进行?

很遗憾的是,在当下的某些语文课堂上,就出现了让学生随意建构乃至“恶搞”的现象,执教者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向思维”。是的,我们需要创新,需要多维,但这创新、多维,却绝不是空穴来风、空中楼阁。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主题的确定,我们还是要走进文本,知人论文,在确定“正主题”的前提下,让学生了解一篇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通过它去认识那已经逝去的复杂的世界;但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现象、现实不能够都成为它的主题。主题,必须是作者在写作时给我们确定的那个作品的“灵魂”。

因此,《关于〈项链〉的十一个主题》一文中,有许多其实是“副主题”,他们从属于作品的正主题并与正主题一起,向我们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社会的诸多现实。我想,这样也许能让我们的课堂和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吧。

最后,我要补充的是,在高考的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中,我们的学生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对文本胡乱解读,因为高考是决不会让那些胡言乱语的考生得到高分的。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②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文学理论基础·修订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③刘锡庆,朱金顺.写作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④朱伯石.写作与作文评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黄大兆,1972年生,四川剑阁人,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主题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