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三国演义》谈曹孟德的出身原罪

2017-05-10张梓洋

课外语文·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

张梓洋

【摘要】曹操因为不是汉室皇家出身,同时是宦官世家的身世,从而导致其在政治拓展中备受诟病。在《三国演义》中甚至由此为依据造就“拥刘贬曹”的写作思路。本文从曹操出身原罪问题扩展开来分析他的政治发展与历史变化中的出身原罪问题。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孟德;出身原罪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崇尚“拥刘贬曹”的思维路数,这是作者整部作品中无不体现的价值导向。之所以出现这个价值取向,在于封建传统所尊崇的“名正言顺”的道德观。而曹孟德的问题在于他的出身让他不能名正言顺地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所以即便他有能力统一天下却被天下人所诟病。因此,曹孟德为了让自己获取到名正言顺的权力,实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执政策略。但是这些做法都会因为他的出身原罪而备受人们争议。

一、三国演义中曹孟德与刘备出身特性

曹孟德首先是宦官世家出身,曹孟德父亲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宦官本身在当时的时代是备受诟病的,其生理特点是受到世人的嘲讽的。因此,曹孟德出生在这个家庭环境,其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在人们印象中会低人一等。其次,曹孟德不是皇家出身,因此如果他想称帝称王则会受到人们的反对,这种反传统的造反性行为在封建社会是不受认可的,即便曹孟德本身具有统一天下的雄才,但是由于他没有正统的名分,因此其上位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由此,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曹孟德一直背负着他的出身原罪,被作者视为“乱臣贼子”“奸雄”等人物形象。

与曹孟德相反的是刘备的人物形象。刘备在统一天下的能力上并不比曹孟德高,甚至更多的依仗他的三兄弟,而刘备的优势在于他有汉室的出身,从而“出師有名”,打着匡扶正义的旗号来笼络人心。他没有曹孟德强烈的攻击性,同时身段相对更低,能够接纳比自己有才的人,在这种领导者之下,在这样的政治团队中有才之士会更有存在感。但总体而言,刘备得以发起政治图谋在于其没有出身问题,甚至更多的占有了出身的荣耀来促使其在道德上比曹操等人更高一等。

二、曹孟德出身原罪的影响

曹孟德由于自身有家庭原罪问题,因此在政治图谋中具有更强的攻击性,生性多疑,对于他人缺乏信任感。这种情况促进了其足智多谋、机智过人的自身才干优势。正因为他没有良好的出身,从而也造就了他在其他能力方面更加专注。包括曹孟德对于他自己的出身原罪也较为介意,例如最后朝臣都劝说他称帝之时,他也会提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从中也可以发现曹孟德自身也是有阶级观念,认为自己只够在臣的阶段,也充分地烙印了时代的思维惯性。他有治国之心,但是也害怕背负乱臣贼子的名号。直到他儿子曹丕取代汉室才追尊他为武皇帝。关于他至死都没有称帝的行为,一方面可以怀疑是因为他拥有了皇帝的实权,不在乎名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源于他对整个社会的观察,认为自己如果称帝会带来名不正言不顺的社会恶名,更加凸显了他的出身原罪问题,而他自己较为介怀这个问题。

三、曹孟德政治成绩

曹孟德除了出身原罪之外,在政治领域实质是有雄才伟略的。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情境下,百姓遭到大量的屠杀,土地大规模地荒芜,人们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流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情境也较大地刺激了曹孟德,从而影响他今后实施了系列措施让民众能够保持安定生活,让整体局面得到了控制。同时在社会基础建设上,他大力做水利设施的建设,采用盐铁等官方贩卖的制度,让受战争迫害的社会得到了休养生息与经济的重新恢复。因此,抛开曹孟德的出身原罪,他本身本质上是一个治国之人,但是限于当时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像他这样有才干的人只能通过他所做的一系列方式来发挥其治世之才。

四、封建帝制的优劣势与影响

封建帝制下,例如汉献帝等人,虽然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帝,但是却缺乏治国之才,这种领导者的选择机制一方面是因为封建帝制下各皇家为了让自己打下的江山得以延续,让自己掌握的权力不会遭到外流,是一种家族意识下产生的产物。这种领导者的选择机制本身也会促使群雄逐鹿的混战局面。当领导者缺乏驾驭政治的能力时,就会促使其他人加入到夺取王位的战争。这种驾驭政治的能力包括个人的情商、智商、识人能力等多方面,而曹孟德的成功就是当朝天子懦弱无能的情况所致。封建帝制原本想保护的权力独享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实现,因此朝代在不断的更替中,实质上仍旧还是以能者居之的规律保持着历史的前进。曹孟德虽然背负出身原罪,但是并没有实质上的阻碍他能力的发挥,因为他有足够的智谋来抵挡该问题带来的干扰。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作者极力地贬低曹孟德,但是曹孟德之所以成功在于当时的社会民众也有一部分并不在意曹孟德的出身原罪,那些跟随曹孟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识时务者,他们看中曹孟德可以带给他们以及国家的改变,他们相信曹孟德有治国之才,可以领导团队走向最终的胜利。而相信出身原罪的人们也大有人在,因此会分为历史上不同的评判。这种评判受制于不同时代人们的认知水平与实际生活环境状况。后世对历史人物的判断更多依赖于文献材料,但是文献材料的真假也无从知晓。但是从既有的材料上可以发现,封建帝制下的社会朝代更迭是不可避免的,是制度本身所衍生出来的问题。

五、结语

那些朝代的开创者,在某种程度上都背负着出身原罪问题,但是仍旧不能遏制朝代的更迭与历史向前发展。反而,背负着出身原罪的人们更是对后世起到了一定影响力,让民众意识到当君主不能有效治理国家时,民众的监督作用与取而代之可以有效地重新挽救一个国家的发展,甚至推动国家走向新的历史高峰。

参考文献

[1]韩亚光.《三国演义》中的三位最杰出战略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刘崧.曹操唯才是举思想的道德诘难与现代治理价值[J].领导科学,2016(4).

[3]熊恺妮.非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曹操形象[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