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30例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5-10李江涛夏田
李江涛+夏田
摘 要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方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变化、中医症状积分、6 min步行距离、血液BNP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6 min步行距离及BNP等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病症积分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乏力、胸闷、心悸、腹胀、食欲不振等积分方面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衰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益气活血利水方 慢性心衰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7-0021-03
Clinical efficacy of Yiqi Huoxue Lishu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LI Jiangtao*, XIA Tian(Department of 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Urumqi, Xingjiang,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iqi Huoxue Lishui decoction 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Six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Yiqi Huoxue Lishui decoction besides the conventional one. The changes of LVEF, TCM symptom score, 6-minute walk distance, BNP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hen the treatment was lasted for two month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 of LVEF, 6 minute walk distance and BNP were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which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The TCM symptom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which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was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Yiqi Huoxue Lishui deco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n reduce the TCM symptom score, improve the indexes of heart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 Yiqi Huoxue Lishui decoc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clinical effect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簡称慢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严重阶段,可以分为以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和以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率极高,有统计显示,慢性心衰患者5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心力衰竭者中有50%生存期不超过1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350万人,位居各种疾病之首,更为严峻的是我国心力衰竭患者在高龄群体中呈显著升高趋势,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1-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手段和药物研究均有了长足的进步,研究人员对于心力衰竭的病理机理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和完整。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西药作为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药物,如血管扩张剂、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等,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部分患者容易反复发作、副作用明显、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低等。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医疗理论和经验的积累,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易复发。有报道称,根据中医气血理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气虚血疲水停证慢性心衰患者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疗效[3-4]。本文根据现代医学常用理化指标和中医相关指标,选取2016年1月—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CHF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对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CHF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4~69岁,平均年龄(66.4±5.8)岁;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7.1±7.2)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CHF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90岁间;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为Ⅱ、Ⅲ、Ⅳ级;符合中医辩证气虚血瘀水停证。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精神障碍或妊娠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者。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推荐的常规西药进行治疗[5],如包括ACEI、利尿剂、地高辛片等药物的定时服用,对于中重度患者(非高钾血症或肾功能不全者)可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但应注意调整用量,避免长期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具体药方为:黄芪50 g、薏苡仁30 g、党参20 g、白术20 g、茯苓20 g、丹参15 g、陈皮12 g、川芎12 g、泽泻10 g、三七10 g、车前子10 g(包煎)。每日1剂,浓煎2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变化、中医症状积分、 6 min步行距离、血液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其中LVEF采用双平面法测量,通过德国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BNP值在范围内越低说明预后控制越好,BNP小于100 pg/ml可排除心衰;6 min步行距离按照美国胸科协会颁布的《分钟步行试验指南》进行[6],让患者在平直的走廊上进行往返行走,记录最大步行距离;中医主要症状包括观察患者乏力、胸闷、心悸、食欲不振、下肢水肿、面色晦暗、腹胀等;心血管事件发生主要包括监测患者有无心源性死亡、心衰再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脑卒中等。
1.4 数据分析和统计
2 结果
2.1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兩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病症积分均明显下降。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症状如乏力、胸闷、心悸、腹胀、食欲不振等积分方面下降更为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LVEF、血浆BNP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6 min步行距离及BNP等均有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优势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中,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CHF属于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展终末阶段,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特别是严重心衰患者,其生存期往往不能超过1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及卫生条件的发展,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疾病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和有效的控制,但是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却呈逐年升高趋势,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的发病率更为明显。心衰患者往往生活质量不高,疾病易反复,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大痛苦和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存活率是所有心脑血管科医疗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中医治疗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后不易复发。中医治疗理念认为,CHF为内科危重病,其病症对应中医中的心悸、喘证、怔冲、水肿、心水、痰饮等,认为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其中心气虚为本,血疲为标。治疗时应以益气活血为主要治疗方向[7]。本文所用的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中包含黄芪、薏苡仁、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陈皮、川芎、泽泻、三七、车前子等,方中黄茂、党参可补元气,具有促学旺气作用;丹参、川芍、三七具有活血止痛之效;白术可健脾;泽泻、车前子可利水消肿,方剂合用可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利水消肿,最终治愈患者本虚标实症[8]。特别是随着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许多疾病的治疗均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创新治疗方式,本文观察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治疗,有效地改善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如在LVEF、6 min步行距离及BNP等方面,观察组患者优势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症状如乏力、胸闷、心悸、腹胀、食欲不振等方面评价积分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联合中药“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衰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效果,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用药。
参考文献
[1] 顾东风, 黄广勇, 何江, 等. 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2(1): 3-6.
[2] 王桂莲, 李瑞杰, 杨坚, 等. 北京市朝阳区50 岁以上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调查[J]. 中国医刊, 2015, 50(11): 54-57.
[3] 吴献, 彭新明, 屈波.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21): 108-111.
[4] 巫浣宜, 郭玉红, 宁夏.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51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 2013, 32(8): 610-612.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2): 98-122.
[6] 周小琴, 龚泽辉, 彭妤婕. 6分钟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2(3): 197-200.
[7] 张艳, 宫丽鸿, 范幕, 等. 益气活血中药提高慢性心衰病人生活质量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31(6): 1193-1195.
[8] 张斌, 毛秉豫. 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5):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