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2017-05-10李轶

青年时代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构建高校

李轶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但是国家目前就业岗位有限,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各高校都在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这一趋势下,就业指导课程应运而生。鉴于目前高校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时有发生,依据社会需求,构建健全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全面高效的为毕业生提供专业或兴趣对口的就业指导成为高校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分析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以期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为更多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提供更多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2015年达到749万,2017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765万,比去年增加16万,据统计,今年的毕业生加上30万海归和之前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岗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将仔细分析造成目前就业形势的原因,目前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一)經济增速放缓

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型产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快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落后产能的淘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造成人员失业,增加了就业难度。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化,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对外贸出口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经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也为就业增加了风险和变数。

(二)企业为控制人工成本,纷纷裁员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纷纷采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体力劳动,中小企业频繁裁员,降低人工成本压力,员工流动性加强,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其次,受国内外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大打价格战,致使很多企业实行低价策略,部分企业急于缩减人工成本,伤害了员工感情,致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时刻处于一种惶恐害怕心态之中。

(三)社会对工作经验要求提高

由于高校本科和研究生的扩招,很多学生有了求学就会,但是,很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只注重学校的学习,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导致知识不为社会所用,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对用工单位来说,直接上手工作的员工是那他们当下用工的首选,这样可以免除培养员工工作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的担忧,也可以降低培养员工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简而言之,没有工作经验成为众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直接原因。

(四)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

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苦活、累活有时候并不体面。很多大学生因为求高新、求舒适、求社会地位心切,不期望待在一线基层单位,反而好高骛远,期望“一口吃个大胖子”。因此,“找不到理想单位”的很多人便放弃了从事基层职业的想法,这样造成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的拼一个高薪职位,反而使得很多毕业生错过择业良机。一线大城市“用工荒”、“用工难”问题也难以解决。

二、当前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现状

(一)授课时间短,针对性弱

开设课时短,忽视了学生漫长的就业准备过程,学生难以对这方面产生足够的重视。大班授课教学,上课人数较多,学生来自不同的系别和专业,对未来的职业需求和职业规划不同,针对性差,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

(二)授课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

就业指导课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灌输式的教学令很多学生生厌。讲授内容多从国家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从业心理出发,主要讲授大学生的从业观念和从业心理,过强的理论指导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勉强上课,难以激发学生的就业主动性。

(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

很多教师都是毕业后进入学校任职,大多数是没有经历过严峻的市场筛选与历练,因此,对行业的认知度偏低,未能对学生产生符合实际的指导。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外聘专业人士前来讲授相关课程

定期邀请市场上商业大佬、学术界前辈前来学习做公益讲座,为学生们列举前辈的成功实践,为大学生毕业后可能面临的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同时,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学生们努力探讨就业问题的兴趣。

(二)合理的课程安排

根据院校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就业指导课程不仅应该包括理论方面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和技能方面给大学生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依托院校社团,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公务员考试培训、考研辅导等培训,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定期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基地,定期向企业输送相关人才,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另外,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应聘技巧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一套服务。将校企合作的模式落到实处,多渠道全方位的培养大学就业意识。

(三)加强课堂互动学习

教师不要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框定,要经常组织学生从实际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经常组织小组学习讨论,采用场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职场切身体验等方法提升兴趣,令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四)鼓励大学生创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局势,企事业单位人满为患,难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现状,大学生应积极创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自身喜好出发,扩宽就业渠道。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转变学生的创业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束语

总之,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和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方法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确立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导向,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各级单位、院校,积极开展课程调研学习,多方面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加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为学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完善的教学目标体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才能使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中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莫晓苏.高校就业指导微课程体系的构建流程[J].高教学刊,2016(14):174-175.

[2]来秀明,许幸子,李云山.高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孝感学院学报,2012(04):105-108.

[3]王敏.浅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新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16):139-140.

[4]古爱琼.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6(14):481+517.

[5]李湘毅.科学构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129-13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构建高校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