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开展与教学方法分析

2017-05-10赵淑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教学小学

赵淑艳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朗读教学与阅读写作教学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提升其阅读写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能够影响其语文综合能力,通过朗读,小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其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提升。该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朗读教学原则,提出了优化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 朗读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20-02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特点、情感特点等决定了开展朗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内的各题材文章产生一定理解和领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应当结合学生的记忆特点和学习特点,结合朗读教学原则,采取多元有效的方法开展趣味性朗读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多记多背,通过朗读一些较为经典的文章形成较好的语感,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1.1 有利于学生更为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通过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以此来实现让学生利用语文基础知识将自身感悟书写出来的目的[1]。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重要前提。而朗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能够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朗读教学的开展还能够不断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和情感积累,促进其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更为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与文章蕴含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得到锻炼,使其对文章中心产生充分地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为其写作能力、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快速提升

语言表达包含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者相互促进,互相作用,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反之亦然。由于小学生的词汇储备量有限,他们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自身的词汇储备,使其在写作过程中能够运用大量词汇丰富作文内容,进而在抒发自身情感的同时,快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利用齐声朗读、分角色朗读、单人朗读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促使学生理解并概括阅读内容的主旨。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中,还使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快速增强。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朗读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注意坚持全员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导向性原则[2]。具体来说就是,可以借助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朗读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学工作者还需要联系学校和学生家长,学校负责构建良好的朗读环境,家长负责检验学生朗读情况,教学工作者负责为全体学生营造朗读氛围,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这样就能够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朗读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持。

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开展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朗读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者可以将富有特色的各类文艺活动与朗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旋律融入到文章朗读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学生课前、课后都可以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朗读。

3.1 要求学生勤看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熟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能够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中的古诗词。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李绅的《悯农》、孟浩然的《春晓》以及杨万里的《小池》等。借助朗读教学对小学学生实施语文教育,让其在朗读中感受到汉语言的优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教学工作者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朗读即将学习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某一段,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类诗歌朗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为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寓意奠定基础。

3.2 要求学生勤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依靠教学工作者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朗读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在朗读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在每天早晨指导学生朗读几遍当天需要学习的文章,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最后让全班进行朗读。保持每天晨读十分钟,培养学生养成晨起朗诵文章的习惯,提高其对文章的朗诵意识,使其能够在回家后自觉的阅读文章,直至能够熟读熟记文章为止。在早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采取多元有效的形式保持学生对文章朗读的兴趣,如全班朗读、小组朗读、单人朗读等,在教学工作者完成有感情朗读的示范后,要求学生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在朗诵古诗文时,要求学生尽量还原古人吟诵古诗文的声、情、形、神、韵[3]。在完成一阶段的朗读教学后,教学工作者可以联系其他班级组织开展以“诗歌文朗诵”为主题的文艺表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各类文艺表演活动中,在文艺表演活动中可以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文。

3.3 组织开展诗歌文竞赛活动

在学校方面,可以以班级为单位,阶段性的组织开展以“诗歌文朗诵”为主题的竞赛活动或诗歌文吟诵大会,对于在竞赛活动中表现较为突出的班级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表扬。

3.4 帮助学生建立朗读档案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还应当做好学生文章朗读档案的建立工作,记录学生在朗读方面的实际表现情况,并将对学生朗读教学的评价、学生家长对学生朗读的意见、各类朗读活动的计划方案、朗读教学的优秀经验等纳入到档案中,为今后朗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3.5 采取等级奖励法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激励表扬法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在朗读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诗歌文背诵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表扬,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制作奖品,如利用花草编制的花环、带有植物标本的表扬卡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给予奖励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分级奖励法,可以先从盖动物印章开始,对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朗读任务的学生,教学工作者就会在其朗读任务记录本中盖上一个带有动物图案的小印章,当积攒了五个小印章后就可以获得一张带有植物标本的表扬卡,当获得五张表扬卡后就可以得到笔记本或铅笔等礼物,并获得“诗歌文朗读小冠军”的称号。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奖励方式,学生朗读诗歌文的积极性会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从而逐渐实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不仅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得到一定的提升,而且还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东民.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学周刊,2015(32):172.

[2] 苏海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58-458.

[3] 张艳芝.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关爱明天,2016(1):320-321.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朗读教学小学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