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探疑导思
2017-05-10傅纪丹
傅纪丹
摘 要: 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的主要载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史料创设特定历史情境、问题情境和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引领学生思考辨析,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史料教学 高中历史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许多专家和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此有着不同看法和标准,综而观之,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度、自主参与度、思维活跃度、能力提升度是有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维度。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认为,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入手,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情境和问题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史料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石,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的主要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供历史课堂教学展示的材料,如图表、图片、音频、影像等日益丰富。通过史料创设特定情境和问题,再现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回“历史现场”,缩短学生和真实历史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引领学生思考辨析,实现三维目标。
一、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片断一】“辛亥革命”情境导入
教师:一百年前,晚清王朝腐朽统治下的中国,千疮百孔、山河破碎。在风雨飘摇、国势危亟的生死关头,仁人志士为救民于水火而呼号奔走,舍生取义, 以青春和热血点燃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播放电影《辛亥革命》片头“秋瑾就义”:秋瑾头戴枷锁、脚锁镣铐一步步走向轩亭口的刑场,一连串志士仁人的牺牲紧随其后:邹容、陈天华、刘道一……
PPT展示:秋瑾像、孙中山题词“巾帼英雄”及秋瑾遗言(“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
教师:女人的天职是孕育,母亲的天职是抚育,这些都是与死亡相对立的。秋瑾是女人,也是母亲,却毅然选择死亡,从容面对死亡。何为革命?流血牺牲到底为了什么?此时此刻这个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回到一百年前的中国,了解那一段惊天动地的历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既往性和间接性等特点,历史是不能重演的,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很难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加之现行教材编写较枯燥乏味和历史学科的“副科”地位,一些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正因如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让历史“重演”,为学生再现历史场景,以增强历史感,让学生走进历史、亲历“历史”,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在“历史现场”氛围中认识历史,体验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思维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质疑
【教学片断二】“俄国十月革命”历史条件分析
教师: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提出了一个最初的历史难题,他说:“俄国革命该不该发生?我不知道。但是,它毕竟发生了,因为这个国家崩溃了!”俄国十月革命该不该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会发生在怎样的国家?我们先来看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
PPT展示史料:
材料一: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怎样的条件下会发生?
问题2:当时的俄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吗?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为什么说“这个国家崩溃了”?
材料三:1913年俄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比较
——吴恩远《十月革命:必然性、历史意义和启迪》
问题3:材料三反映了俄国经济的什么状况?这种状况对俄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列宁
问题4:请阅读课本,概括“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的具体表现。
材料五:俄国参加了一战。1914年东普鲁士之战,俄军伤亡25万之多;1915年的春夏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人员更是超过了170万人。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近一半被强征入伍,田地荒芜、交通不畅,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问题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有何联系?
通过五则材料,把俄国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历史条件这一教学内容转化为四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质疑: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会首先爆发在资本主义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俄国。
把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升变成“问题”或者“问题系列”,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做到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2]新课程强调“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善于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或问题情境,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主体学习,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运用史料创设认知冲突,引领思考辨析
【教学片断三】“辛亥革命”之评价
材料一:一个世纪过去了,辛亥革命的火种穿越百年,世代传承,续写民族富强繁荣的辉煌!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用百年锐于千载,百年成就未来来形容,也不为过。——2011年12月15日对明清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王天有的访谈
材料二:如果去掉人们人为地附加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意识形态光环,辛亥革命是很悲哀的……辛亥革命的意义没那么大,辛亥革命也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2011年12月15日对历史学家、清朝学者萧功秦的访谈
问题1:材料一、二关于辛亥革命影响有何不同的看法?你认同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问题2:你认为材料中两位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对此应如何理解?
问题3: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通过两则观点完全相异的材料,围绕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创设新的思维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展开论战,学生或认同或否定,或提出自己的看法,思想相互碰撞,思维充分激活,探究精神、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发展能力和激活思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灵魂。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不盲从,有独到的见解,也就是引领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而不只是簡单地记忆现有的结论或权威解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提高这种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大量接触原始史料……从而深入分析,提出问题,找出答案”[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有效地运用史料,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思考辨析、解决问题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蕴含矛盾和疑惑,造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愿望[6],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教育发展研究,2007(Z2):38-4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华丹. 试比较美英历史科国家标准目标体系的异同[J]. 历史教学,2005(8).
[6]李惠军,周飞.笃学行思录[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