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视角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2017-05-10陈香刘金荣
陈香++++刘金荣
【摘要】当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徒有虚名,严重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实习基地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本文从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培养“匠人”的视角,以黄淮学院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为例,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实习基地;集团+阶梯模式
【基金项目】黄淮学院教改项目“黄淮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XJGLX070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F713.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17-02
市场营销专业因其贴进市场,就业面广的特点,成为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专业。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不能做到与市场对接,学营销的不能做营销,或者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后才能真正上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忽视实践教学环节造成的。近几年来许多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中,在学制设计方面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学习专业课,第四年在校外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这一转变对实习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却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一、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实践教学模块增设,轻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在推进转型过程中,各个学校争先恐后的“创新”,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增加实践教学模块。从理论上讲,如此“科学合理”的体系构建应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具有真才实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可我们毕业生的表现实在难以让用人單位满意。其原因是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只注重在培养方案中构建各类实践教学模块,轻视或忽视这些教学模块的教学条件建设,最为突出的就是实习基地建设。个别高校为了显示其转型成果,与一二百家企业签订所谓的合作协议,其实质就是一纸协议,所谓的合作单位95%以上不接受学生实习。
(二)自主打工替代专业实习
由于社会经济组织和形势的变化,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习的模式难以开展,许多院校并没有认真分析研究,积极探寻有组织实习的路子。大部分实行“3+1”学制的地方高校,学生大三学习结束后,就放任学生去社会上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其实质就是学生自主“打工”。为了应付各类评估或检查,实习结束时教师学生一起编造实习材料。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几乎没有集中安排实习的情况。如此实习可能会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所学专业及行业工作性质的理解,更谈不上通过实习强化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双师型师资缺乏,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近十五年以来,我国本科高校数量增加迅速,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张,师资需求增大。近几年地方高校一方面大张旗鼓的向应用型转型,另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又一厢情愿的引进博士。这些教师大多有理论知识,而实践知识相对缺乏。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都重视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可是考个执业资格证并不能代表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对实践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的特点制约了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所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当然也不能达到要求。
(四)经费投入缺失
从各高校的情况看,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缺失。大多数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经费方面投入不足,甚至为零。企业接收实习学生只是把学生作为打工仔来使用,学校没有从专业教学的高度去认识实习,加强经费投入。更有甚者,有些院校的个别专业甚至成为院系创收工具。例如有些学校的旅游专业、电子等专业,企业有大量的岗位需求,为了引进学生,在与学校签署协议外,给予院系所谓的管理费。这不仅不利于实习基地的建设,反而助长高校的贪腐行为的滋生。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一)提高认识,树立“匠人”意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是懂理论、会技术、能做事的应用型新型人才,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而且更能接近市场。可以说与现在国家倡导“匠人”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应该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重中之重应在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基地是其重要内容。市场营销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应和其他工科专业一样,注意学生操作技能和“匠人”精神的培养,这才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集团+阶梯”建设模式
市场营销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训练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企业规模太小、业务太单一,无法满足专业实习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黄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提出来“集团+阶梯”的建设模式。“集团化”是指在选择实习基地时避免以往的单一与某一个企业合作的模式,而是适应现代产业集中布局的特点,与产业集聚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管理部门联合协作,与区内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各个企业申报岗位需求,学校按学生意向选派。这样一来,一方面不仅可以满足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也可满足其他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生技能多样化、综合性训练的要求。“阶梯式”是指学校在与当地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在省会城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通过上述的合作模式,从当地企业中选取一部分作为实习基地。选取的企业规模上要越来越大了,业务层次要越来越高。学生在本地实习基地通过一到两个月实习之后,学校要从下一个层次选取优秀的学生到高一层次实习基地实习,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铺就通道,也为学生在每一个层次努力学习,认真实践、不断提升提供发展空间。黄淮学院近几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
(三)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
大多数高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广泛存在学生去实习单位前根本不清楚学生能够得到哪些训练,更不清楚企业如何训练和标准。因此,在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必须加强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在实践过程中,黄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各集聚区和管委会在向区内企业发表实习学生信息时,要求企业提供所需岗位信息,以及岗位技能的要求与考核办法。学校派实习生时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习结束时按方案要求来考核。作为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也在实践中与企业一起制定和完善各岗位学生实习的内容和标准,逐步形成企业和学校共用《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如此一来,实习就成为真正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教学活动。
(四)注重对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的过程考核
对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教学活动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一是健全学校规章制度。科学的规章制度是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学校或院系应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联系与管理。学校或院系每年年初应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制订实践教学基地工作计划;年末要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将计划和总结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二是注重专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和激励。完善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选送、选派机制,通过制定政策,在工作量、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引导教师主动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对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定期进行评估。学校或学院应定期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检查评估。对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应会同实践教学基地及时整改或调整。对于实践教学效果好的单位应该给与奖励。奖励方式可以是向这些单位优先选送毕业生,也可以给予单位物质奖励。对于指导教师制定科学的考核实践教学效果的办法,使学生、主管領导、同行、专家一起参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效果的考核,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五)加强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实践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在今后的转型过程中,学校不仅要把实习基地建设经费和学生实习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更要明确经费的使用办法及考核办法。彻底打破现存在于学生中的实习就是打工挣学费,实习就是放羊的思想和做法。通过充分经费投入是校外实习成为整个人才培养的有机整体,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学生正真成为某一领域的“匠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东红,薄彩香.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7)
[2] 刘金荣.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思考[J].天中学刊,2012:(2)
[3] 王亮等.市场营销专业“三维一体”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5)
[4]葛梅.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下旬刊
作者简介:
陈香(1980-),女,河南遂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市场营销研究。
刘金荣(1970-),男,河南遂平人,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