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记叙文教学

2017-05-10陆玥

课外语文·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整体感知创新能力

【摘要】记叙文在语文课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一种常见文体。语文新教材集中体现了新思路、新理念,与旧大纲、旧教材相比,它强调了人性、实践性,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突出语文自身特点,强调学习规律,指导教改,新增“评估”,等等。如何进行记叙文教学,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整体感知、朗读感悟、质疑分析、总结扩展四个方面分析记叙文教学。

【关键词】记叙文教学;整体感知;朗读感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提起记叙文,想必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涯中,记叙文可以说贯穿始终。记叙文,主要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记叙文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实用价值。从我们开始接触语文这一学科时,记叙文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就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现在,我们的角色由学生转变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教好记叙文呢?我个人认为想教好记叙文,就必须注意记叙文的教学模式。

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基于以上的目标,我认为应该把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和树立健全人格上来。所以我觉得,对于复杂的记叙文教学,应该采用以下这种模式:首先进行整体感知,然后朗读感悟,其次质疑分析,最后总结扩展。

一、整体感知

(一)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

提到文章的结构,就不得不说起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记叙文六要素”,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通常都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或者空间方位的转换来安排文章结构的。首先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并且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另外,我们都知道记叙文的叙述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确定文章中的记叙文六要素,然后理清叙述顺序,对于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理顺作者思路有相当大的帮助。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基础,结构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深思熟虑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

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分析出文章的六要素,如小组形式,或者自己独立分析,之后教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将六要素找齐。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可以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或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成果,然后教师进行补充,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完整和全面。

(二)揭示深刻主题,掌握文章精髓

主题是什么?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文字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可谓统帅和主导,这也使我们认识到文章的主题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在记叙文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那就可以提高学生概括抽象把握本质的能力。并且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操道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比如我们在教授《项链》一文时,会发现作者直到结尾才让这位爱慕虚荣、追求享乐,但同时深受其害的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知道,自己用了十年大好时光与艰辛努力进行赔偿的,所谓价值36000法郎的那条钻石项链,竟然是个赝品,顶多价值500法郎之后,文章就此结束,戛然而止。教到这里的时候,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一定非常复杂,肯定有些人觉得特别可笑,也肯定有些人觉得很难理解,或许还有些人扼腕长叹。作为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瞬间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这个结局看似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但是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前面的内容,作者有没有留下伏笔,可以看出这条项链是假的?结尾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条项链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象征着什么?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教师的点拨指导,大家一定会对文章主题有着更加深刻的把握。

(三)探讨表达方式,提高读写能力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以叙述、描写为主,以议论、抒情为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具体分析,并且了解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尽量将其应用于阅读和写作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什么是叙述呢?就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以及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它是记叙文体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記叙文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到一篇课文中人称变化的特点,还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叙述方式的作用,以及各种方式的区别。一般来说,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可达到直抒胸臆的效果,语气真切而自然。而采用第三人称“他”叙述,作者就是以局外人或者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可以使文章写得更加灵活、广阔和自由,有助于更好地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有一小部分文章,在内容和表达需要的时候,人称可以转换。

记叙文中的描写又是什么呢?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描写可以使所写人物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使所写事件委婉曲折,生动活泼;使所绘景物充满感情,诗意满满,能让读者更好地进入阅读环境中,更好地体会到文章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和景色。

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在记叙文中主要起辅助作用,一般是在叙述和描写两种方式为主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说来,记叙文中,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比较具体,而议论和抒情则应力求精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领会遣词造句,品味语言特点

我们都知道,在阅读的时候,一篇文章的优秀与否,主要取决于遣词造句是否精妙,语言是否合适。所以,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还包括语言的学习。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记叙文是一种主要以叙述、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体。那么,记叙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就是生动形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去探讨和研究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记叙文往往通过动词、形容词等各种语言的巧妙运用,各种句式及大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新鲜、活泼、富有形象性。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内容进行分析,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朗读感悟

正如本篇文章最开始的时候所说——“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我认为听、说、读这三种能力,都可以通过朗读这种方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锻炼。所以说,朗读在记叙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记叙文也确实是一种很适合进行阅读的文体。朗读,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想激情,引发其张扬的个性,更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让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特别是当朗读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之际,它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如领读、分角色朗读、比赛读等)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来说,较难理解的课文,应该选取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式。另外,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让学生进入文本中的角色并且深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式。分角色朗读,可以将整个班的学生分为几组,为每组分配角色,由他们自行推选由谁来代表小组进行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对同一角色的台词进行反复朗读对比。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彼此的朗读水平进行分析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水平。比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我曾经看到过一些优秀名师将课文的重点段挑出来,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和句子,先由学生们自学,说出哪里不太明白。然后让个别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分小组进行阅读,最后全班一起大声朗读。学生就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有所体会,再加上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就会理解为什么“我”会那样怕,以及父亲为什么会那样做。

三、质疑分析

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保持质疑的重要性。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但是学生始终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学决定了教,教的同时是为了学。

在对《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学生提出质疑,然后小组进行合议,最后教师进行释疑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课文提出关键性的质疑:继父马上就要死了,带“我”去看海的“骗局”,其实完全可以继续隐瞒下去,为什么在临终之前把它说出来呢?文中始终没有写到“我”看见大海的场景,那为什么题目和结尾都提到了“我看见了大海”呢?接着引导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合议,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每个人研究探索得到的结果,最后全班一起进行汇报交流,使每个人通过自己分析得到的结果汇总成为全组成员共同认可的成果。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从而使全班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扩展和加深,最后由教师出面,进行释疑,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师开始仔细的讲解课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记叙文教学中,常常会碰到很多主观性的问题,在回答这种主观性问题时,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和生活经验等因素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愉悦。

四、总结扩展

我国古代著名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本着读写一体的原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写下这篇课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或者对自己启发最大的一点。利用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复习和反思。这也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分析一篇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在总结和反思中获得方法和进步。比如,在《敲门》这篇文章中,整篇文章以“敲門”为线索,在门开门合的过程中将人物刻画得形象生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地去体会和学习;《我的五样》更是成功地把人生五样的取舍、内心斗争的过程精彩地描绘了出来。这些不仅要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更要在课下由学生自己探索讨论,研究出学习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师总结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记叙文教学,不仅仅是字词方面的教学,也不仅仅是篇章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方面知识的教学。记叙文更要求抓住自身的特点,在分析内容的同时,教授给学生掌握记叙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做到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课外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宁宁.高中记叙性文体阅读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 王春晓.小学记叙文课堂教学设问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 杨彤彤.中学语文记叙文阅读有效性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1。

[4] 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J]. 语文建设,2007(Z1) .

作者简介:陆玥,女,1995年生,辽宁省朝阳市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整体感知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探索
运用“四步阅读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