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看许渊冲《道德经》翻译

2017-05-10常宇驰

青年时代 2017年11期
关键词:许渊冲道德经

常宇驰

摘 要:《道德经》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学魅力和哲学内涵的著作,广受中外读者喜爱。本文用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考察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通过对文内和文外因素的分析,探讨其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道德经》;文本分析模式;许渊冲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大量引进世界文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其中,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翻译大家许渊冲多年来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翻译,其诸多译作在国内外读者中好评如潮。其翻译的《道德经》对于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文本分析模式概述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其著作《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中指出翻译过程中文本分析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该模式认为文本是一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交际活动”。文本分析的过程是译者更深层次理解原文和译文关系,得出翻译策略的有效途径。对源语文本的分析可从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两方面着手,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读者、媒介、交际时间、交际地点、交际动机和文本功能等;文内因素分为文本的题材、内容、前提、文本构成、词汇、句型结构和超语段特征等。

二、许译本《道德经》文本分析

在许译本《道德经》的序言中,许渊冲先生指出,“在全球化的新世纪,出版这本现代化的《老子》新译本,也需可以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辉,对爱好和平的人类作出新的贡献。”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许先生在新译本中的推陈出新,以及其对目标语文本目的分析和理解。通过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文本分析,在文内因素方面,题材往往应设在题目当中,从《道德经》一书书名即可得知其题材为经书;内容为八十一章合五千余字的文本;因年代久远,前提难以确定;文本由似简实丰的诗体短句构成;文中词汇使用简洁凝练,核心词内涵和外延广博,意义阐释不确定性大;句型结构丰富,对句较多,常见排比、比喻、顶针等修辞手法。在文外因素方面,文本发送者为老子、因年代久远,发送者意图不明,一说老子于函谷关受邀作此文留给后世;读者范围没有具体限制;媒介为纸质书籍;交际时间和交际地点不详;交际动机为许渊冲先生有意在以往译本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外读者特点,将此书重新进行英译;文本功能主要为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诺德根据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不同侧重点,总结出两种翻译类型,即策略: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文献型翻译旨在用目地语创作出一个有交际活动的文件,在目的语交际中记录原文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从而产生具有超文本功能的文本。此类翻译常涉及政论文、新闻或学术性文章,常用的翻译形式为逐行对照翻译、逐词对应翻译或异化翻译。工具型翻译是模仿原文,用目的语制造一个工具,在目的语文化中实现不同功能的翻译。这种翻译类型的形式有等效翻译、异效翻译和同效翻译。许渊冲先生在译作序言中指出,《道德经》中外译文很多,但大多是逐字直译,各有独到之处。然而,在新时代就应该根据新的解释,将这部著作重新译成现代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英文。由此可见许先生在翻译策略选择时更倾向于照顾现代外国读者,主要采取意译的策略。其中,许先生对于“道”这一核心思想的翻译最为典型。以前的译本中将其译为“way”、“Dao”等,而许先生则根据自己理解将“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译为“divine law”,即天道或自然规律;而将第二个“道”译为“common law”,即人道或社会规律。这样的译法降低了西方读者理解的难度,在译本中充分体现原文文本的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用诺德的观点看,这种译法属于工具型翻译。译者在保证原文信息传递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知识背景,使译文的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与之相近,使其感到熟悉且自然。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娜·诺德.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克里斯蒂娜·诺德(著), 李明栋(译). 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3.

[3]许渊冲译. 汉英对照老子道德经[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杨柳,横浏桦. 《道德经》的诗学特色与翻译[J].中國翻译,2011 (6).

猜你喜欢

许渊冲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元 日
康瑞功作品选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折桂令·客窗清明
许渊冲“三美论”在其英译作品《西厢记》中的体现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