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思考
2017-05-10鲍骏
鲍骏
摘要: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群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在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任课教师层面、教学方式方法层面和考核评价层面给出了优化《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成本会计;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8.088
0.引言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成本会计》是会计类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同时由于本课程涉及到费用分配方法众多、计算量较大,学生学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关于如何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以往的研究多是从教师角度分析,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学生这门课程学习的真实状况怎样?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精心设计了“关于《成本会计》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在笔者所带的班级进行发放,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当前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力求为更好的进行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1.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和发放情况
本次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笔者通过该平台发布了“关于《成本会计》课程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徽商职业学院会计系2014级会计专业部分班级、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和审计专业共5个班级的学生,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97份。本次问卷共设计26个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是用于确定学生所属专业、性别和高中时的文理科情况;后面的23个问题围绕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要性认识及学习的主动性、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任课教师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喜欢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课程考核等方面来设计问卷。
本次回收问卷学生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及学习的主动性
(1)你觉得是否有必要开设《成本会计》这门课程?选择有必要(A)有159人,占80.71%;选择说不清(B)有36人,占18.27%;选择没必要(C)有2人,僅占1.02%。
(2)你觉得《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用吗?选择很有用(A)有69人;选择基本有用(B)有59人;选择可能有用(C)有68人;选择基本没用(D)仅1人。
(3)你每周花在《成本会计》课程上的自习时间有多少?选择6小时以上(A)有6人,仅占3.05%;选择3-6小时(B)有53人,占26.9%;有106人选择1-3小时(C),占53.81%;选择几乎不看(D)有32人,占16.24%。
(4)你课外是否主动预习、复习教材内容?关于这个问题,仅有20人(10.15%)选择经常;有105人(53.3%)选择较少;选择很少的有62人,占31.47%;选择从不的有10人,占5.08%。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生普遍比较重视本门课程,觉得《成本会计》课程对今后的实际工作会有用;但是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投入到本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并不很多。
2.2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回答“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对《成本会计》课程感兴趣吗?”问题时:选择感兴趣的有64人,占32。49%;选择一般的有123人,占62.44%;有10人选择不感兴趣,占5.08%。
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不错的。在填写对本门课程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的理由时,很多同学表示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是由于任课教师教学认真负责、教学效果好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以后的实际工作有一定帮助;明确表示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同学多是因为《成本会计》涉及到的计算多,课程枯燥、不易理解。
2.3对任课教师及其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回答“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保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声音洪亮?”、“任课教师在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方面做得怎样?”、“任课教师专业知识方面如何?”这三个问题时:选择非常好的比重依次为79.7%,73.6%,75.13%,没有学生选择差。
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授课效果如何?该问题的结果见表3。
以上结果反映出:学生对任课教师及其课堂教学效果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
2.4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偏好
在回答“你认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适合的授课方式是什么?”问题时:在给出的三个选项——板书教学(A)、多媒体教学(B)、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c)中,选择“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的有168人,占85.28%。
在回答“你认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哪些问题时?”在给出的若干个选项中,“得票率”最高的前两个选项分别是:“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未联系实际”(43.65%)、“缺乏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32.99%)。
通过以上问题的答案,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门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中应增加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案例和实训环节。
2.5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分析
在问卷中,就:你认为本门课程最容易和最难的章节?问卷反映出的最容易的三个章节排序为:成本会计概述、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损失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问卷反映出的最难的三个章节排序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这个结果与笔者的预想基本一致: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涉及到“成本还原”的内容,学生普遍感觉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而品种法是前面所有基础内容核算程序的汇总,前面学的不扎实会直接影响到对品种法的理解,因此学生觉得品种法难度也较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较多,同时对于比较重要的约当产量法初始接触不容易掌握,因此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也较难。
2.6对课程考核方式的分析
在课程考核方面,绝大多数同学(92.9%)对当前的考核方式是满意的。认为当前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的不足排序分别是:不能全面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51.78%)、考核形式单一,缺少灵活性(49.24%)、过于依赖卷面成绩(43.65%)、未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41.12%)。
3.优化《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
基于对我系学生问卷结果的分析,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质量,给出如下建议。
3.1任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
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和喜好,问卷调查的结果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爱岗敬业、教学上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尤其是要提高实践能力,不光讲授基本理论,还要增加实训的练习,使理论与成本核算实践紧密结合,更好胜任《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
3.2要进一步创新、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宜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成本会计中涉及大量数据、表格,尤其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些表格和数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因此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图文并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的展示表格和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能更系统的讲解成本核算的整体流程,更能将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等问题搬进课堂。但本课程同时又涉及大量运算,如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约当产量比例法等内容,如果这些计算性内容也全部用多媒体教学而不通過板书演示,不利于学生对这些计算方法本质的掌握。因此我们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应采取“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2)增加实训案例,强化实践教学。成本会计属于应用性课程,在教学中应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实训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适应将来的工作。
(3)善于提炼各种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纵观整个《成本会计》教材,基础内容都是在讲述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包括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每一种费用的分配又有多种方法,每种分配方法下都有相应的计算公式,若不提炼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共性,学生会学得很吃力。笔者在讲述各种费用具体的分配方法前,补充了费用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即“万能公式”——费用分配率一待分配费用总额/各分配对象分配标准额总和。类似的费用分配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基本公式处理,只不过具体看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配,通过这样的提炼可以避免死记书中许多繁琐的计算公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现行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更加侧重学生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不太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建议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同时在平时考核中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实训成绩,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做到考核评价伴随学生学习全过程而不仅是最后一次期末考试。
4.结束语
本文在对我系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给出了优化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教无定法,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