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过士行三部话剧的叙事视野

2017-05-10周小琴

青年时代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青鱼闲人话剧

周小琴

我国当代先锋戏剧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在9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发展,戏剧生存状态有以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旋律话剧、有以商演为特征的通俗戏剧、有以先锋前进的实验戏剧以及对名著重排和改编的戏剧等,呈现多元并存狀态。与此同时,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进行开创性实验的戏剧家,如:孟京辉、牟森、林兆华、杨立民、过士行等,他们的戏剧有的反叛的倾向、敏感的意义、嘲弄反讽等来展现作品,有的致力于形式上的创新,打破戏剧固定的叙述结构,将时空分散描写,赋予作品深邃的含义。这时期的小剧场成为戏剧的主要表现形式,小剧场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戏剧发展里程的重要标志。

20世纪的90年代,我国话剧的发展偏向都市化,一些作家开始摆脱宏大的主题,转向撰写都市人普通人的生活,以此展示都市中生活人们的内心世界。过士行是当代先锋实验戏剧的创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把文学世界的是与非、善与恶、正与邪等二元论层面的事物以一元论的观点看待,通过对都市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揭示了他们处在生存困境而不知的悖论、异化和荒诞意识倾向,过士行以他的作品来展现现实的人们的困境,以达到警醒作用。

一、作家与其三部作品

过士行的曾祖父在安徽徽州一边开古玩店,一边和各路棋友下棋,过士行的祖父和叔祖也经常观看他们的父亲与他人对弈,都对围棋有所了解,后来都成为很有名气的围棋高手,过士行的父亲的围棋水平也达到相当程度,过士行小时候受到他祖父和父亲给他的围棋启蒙,他的棋艺有了很大提高,可见这段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棋人》的基础。过士行也曾喜欢钓鱼、养鸟,在这些活动中感悟了不同的人生,产生了创作的欲望,这就是以“闲人”为创作目标的三部话剧作品:《鸟人》、《鱼人》、《棋人》,他的作品个性鲜明,他本人也因此在中国话剧界具有了一定的地位。

二、寓言化叙事

90年代以来,由于话剧都市化方向的发展,过士行、李六乙等剧作家开始了寓言化的写作方式,他们对都市的现实人生困境进行描写和反思。非现实性的寓言化写作,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放在寄托故事中,以此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认识。过士行的这三部 “闲人”话剧,主要通过寓言化的写作,来展现现实社会中“边缘人”的生存困境。过士行通过一个想象的世界代替不完满的现实世界,为现实社会中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现代文明社会给人们思想带来的一些困扰,提供了更为深刻的启示。

过士行在进行先锋实验戏剧的探索过程中,把戏剧由二元对立的观念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以此成为他的戏剧观。他对这三部作品的描写也力图借助剧中的人物、情节、意象来表达对现代世界多元化思维的观点。

过士行在话剧《鱼人》中,蕴含着一则关于鱼和人的寓言故事,戏剧里护鱼人老于头说,人在钓鱼的时候鱼也在钓人,你能钓到本事小的鱼,而本事大的鱼它也在钓你,现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权利、财富、名声、掌声,就如“大青鱼”,它吸引着当下社会的人们去竭力追求,追求到了,可以成为像剧中的钓神,没有追求到的,就是“边缘人”,像剧中的三儿和胖子等,他们处于圈子的边缘,剧中展现了人和人、人和鱼之间的冲突,使得作品表达的价值趋向多元化。

在话剧《鸟人》中,表现了“闲人”由于过于精心地调教鸟、喂养鸟而变成忙人,而忘却了养鸟其实是人们休闲中的一件惬意的事,当把他变成一种人生追求时,事情本身就失去了作为剧中所说的“养性”的目的,而剧中三爷由于事业受阻,把精力全部用于调教鸟,而且用其专业教育人的方法进行,这也可以说是“闲人”的一种悲哀吧。

在话剧《鱼人》中,描写了主人公老于头三十年来进行养鱼、护鱼,另一主要任务“钓神”,三十年来所做的事就是寻找大青鱼,发誓钓到大青鱼后就不再钓鱼,他们的家庭曾由于他们各自执着的追求而被损伤,“钓神”的一个孩子在钓神一次垂钓时掉到水里淹死了,而护鱼人也是独自一人带着女儿生活,他们也是“闲人”中思想被其所为所禁锢而不能自拔的一些人。

在话剧《棋人》中,写的是棋和人的一种较量,人的追求达到极致而使主人公丧失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故事。主人公何云清下了五十年棋,从未顾及其它,包括家庭,他说自己“……光低头下棋,没抬头看天呀!”这同样表述了当代人的某种困境,由于执着自己的理想,忽略甚至丧失了自己最为宝贵的东西,甚至生命。作者在写这些闲人圈子的中心人物时,表述出他们虽名为闲人,其实闲人不闲,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身于努力以求的“鸟道”、“鱼道”、“棋道”中去,这些成为他们生存、精神的依赖,于是这些原本是闲时的游戏,在剧中却产生了怪诞的效果,而笼子、鱼网、棋盘就像就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框子,作者在三部作品里映射了都市人被精神牢笼束缚着不自知,使自己失去改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一主旨。

在“闲人”作品中,人物被描写成自我禁锢的牺牲者,他们将自己的精神和理想寄托在他人身上,看是一种兴趣爱好,其实是自我的迷失,剧作通过寓言化的描写,展现了人的精神孤独及相互隔绝的心灵。在作者看来,今天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是文明与自然的斗争的结果,科技促使文明发展,和自然之间发生了冲突,更和人类发生了冲突,人类追求极致反而导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三、作品体现的异化与荒诞

《鸟人》中的褐马鸡、《鱼人》中的大青鱼、《棋人》中的围棋这三个物象它们不仅被赏玩,还具备了一定的形象功能,它们牢牢地控制人们的思维、精神、生命,使人被物化、异化,它们成为不出场的主角,时时刻刻存在于鸟人、鱼人和棋人的观念中,鸟人锁住了鸟,自己也被鸟锁住了,鱼人在实现理想时耗费了自己的生命,棋人在棋盘上达到极致,离开棋盘则什么也没有了,闲人们自认为处于闲人圈子的中心,然而真正处于中心的是他们思想中、手中的这些玩物,是它们使人异化了。

在剧中,表现为“闲人”动机与结果的背离,《鸟人》中养鸟是为“养性”,然而闲人的乐趣养鸟却成为人为之奔波、费尽心机地喂养、调教的事情,闲人成忙人,以及陈博士生称鸟类专家,寻找到“褐马鸡”这种世界上只剩一只的鸟后却把它做成了标本,研究、保护鸟类应是鸟类学家的责任,而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表现其荒诞性,也是极大的讽刺。《鱼人》中钓神为等大青鱼花费三十年时间,最后护鱼人为保护大青鱼,自己充当大青鱼被钓的行为,《棋人》中的司炎为一盘输棋而死,都是通过其荒诞行为的描写,诉诸了同时人们在为其理想实现过程中的某种焦虑与困扰。

然而作者并没有对未来失望,他在剧中通过几个人物表现了面对禁锢的积极态度。

《鸟人》中的小霞和黄毛、《鱼 人》中的三儿和小燕儿、《棋人》中的媛媛,这些人游离在沉溺于所好的“闲人”之外,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想远走,他们抵触“闲人”的生活方式,这些人物所代表的是世俗的幸福人,是剧中的中心人物逃出被异化樊笼的希望所在。而这些作品也描写了的主人公最后的警醒,《鸟人》中经过精神分析和升堂拍案,使人物进行了自审与他审;《棋人》中的何云清在反思自己后仰天观雁。

四、作者的一元论思想

在过士行的这三部剧中,人对事物的执着追求反过来又成为桎梏自己的“笼子”,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鱼人》中的钓神为着钓大青鱼坚守三十年,最终付出生命,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看,作品呼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和大自然和平共处;《鸟人》中三爷训鸟既是对生物本性的扭曲,也是人物性格的扭曲,同时违背了自然规律,使人和自然对立,最后自己和鸟都逃脱不了禁锢而被异化;《棋人》中何云清在60岁大寿时突然感到自己由于执着黑白世界,把自己与棋对立起来,丧失了世俗的幸福生活。 另外,作品中的人物是闲中有忙,忙中有闲,闲与忙不是对立的。这些都体现了过士行的一元论思想,他的这三部作品看来让人警醒、深思,韵味无穷。

过士行先锋实验剧,以话剧寓言化叙事来展现故事,作品将目光聚焦都市普通人,借助荒诞、象征等手法来展现虚构的世界,展示了都市生存的哲理。在现代戏剧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过士行的作品从价值趋向到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上丰富了在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内容, 成为现代主义先锋实验戏剧的探索者、创新者。

猜你喜欢

青鱼闲人话剧
话剧《坦先生》
忙人与闲人
在水边
青鱼石的独特魅力
话剧《二月》海报
侧逆光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