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形态对甘薯块根分化建成的影响
2017-05-10周利华上海海丰现代农业公司江苏省盐城市224100
周利华 (上海海丰现代农业公司,江苏省盐城市 224100)
氮素形态对甘薯块根分化建成的影响
周利华 (上海海丰现代农业公司,江苏省盐城市 224100)
为给甘薯栽培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施用铵态氮素硫酸铵和酰胺态氮素尿素2个形态氮素,进行了氮素形态对甘薯块根分化建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氮素和施用酰胺态氮素相比,施用铵态氮素更有利于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的生长发育,形成更为协调的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关系,且更有利于提高甘薯封垄期的单株有效薯块数。
甘薯;氮素形态;块根;分化建成
为给甘薯栽培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通过施用铵态氮素硫酸铵和酰胺态氮素尿素2个形态氮素,研究了氮素形态对甘薯块根分化建成的影响,主要对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根系蔗糖及氮元素含量、封垄期单株有效薯块数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阐明并建立适应甘薯自身特点的氮素应用理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甘薯为单株结薯数差异显著的淀粉型甘薯品种“商薯19”和“济徐23”。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以供试品种为主区,设甘薯品种“济徐23”(J23)、“商薯19”(S19)2个水平;以氮素形态为裂区,设铵态氮素硫酸铵(AN,NH4+-N)、酰胺态氮素尿素(XN,CONH2-N)、不施氮肥(N0)3个水平。试验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施用氮素处理的氮肥均采用基施。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16 m2。甘薯种植行距0.8 m、株距0.25 m,栽植密度为50000株/h m2。
1.3 检测项目
甘薯生长前期调查根系生长发育情况,同时测定根系蔗糖及氮元素含量;封垄期调查单株有效薯块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
由表1可看出,与不施用氮素处理相比,2个氮素施用处理均增加了2个甘薯品种整个生长前期的根尖数,且AN处理的增加效果较为显著;XN处理显著降低了2个甘薯品种秧苗栽后15 d、30 d的不定根条数,AN处理与对照间不定根条数差异不显著。不定根根长密度,秧苗栽后15 d,2个甘薯品种均表现为AN>XN>N0,秧苗栽后30 d,2个甘薯品种均表现为N0>XN>AN。
表1 甘薯秧苗栽后15 d、30 d根系的根尖数、不定根条数及其根长密度
2.2 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的蔗糖含量
由表2可看出,秧苗栽后15 d、30 d和45 d,与不施用氮素处理相比,AN处理均显著降低了2个甘薯品种根系的蔗糖含量;而XN处理显著提高了秧苗栽后15d时“商薯19”和秧苗栽后45 d时“济徐23”的根系蔗糖含量。
表2 甘薯秧苗栽后15 d、30 d和45 d根系的蔗糖含量 (单位:mg/g)
2.3 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的氮元素含量
图1 甘薯秧苗栽后15 d、30 d和45 d根系的氮元素含量
由图1可看出,秧苗栽后15 d、30 d和45 d,与不施用氮素处理相比,AN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2个甘薯品种整个生长前期根系的含氮量,而XN处理在提高2个甘薯品种生长前期根系的含氮量上效果并不显著。
2.4 甘薯封垄期单株有效薯块数
与不施用氮素处理相比,AN处理均显著提高了2个甘薯品种封垄期的单株有效薯块数,而XN处理均显著降低了2个甘薯品种封垄期(秧苗栽后45 d)的单株有效薯块数。
3 结论与讨论
3.1 氮素形态对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生长发育情况和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与不施用氮素处理相比,铵态氮素处理增加了甘薯生长前期的根尖数,即促进了侧根的发生和吸收根系的生长,而酰胺态氮素处理抑制了甘薯块根分化建成前(秧苗栽后15 d、30 d)不定根的生长发育。相较于不施氮素和酰胺态氮素处理,铵态氮素处理能促进甘薯生长前期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块根的分化建成,且具有更为协调的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关系[1]。
3.2 氮素形态对甘薯生长前期根系中蔗糖和氮元素含量的影响
在甘薯整个生长前期,铵态氮素处理显著降低了根系的蔗糖含量[2],提高了根系的氮元素含量。相较于不施氮素和酰胺态氮素处理,铵态氮素处理的甘薯根系中蔗糖和氮元素含量均有较为显著的变化[3]。
3.3 氮素形态对甘薯封垄期单株有效薯块数的影响
与不施用氮素相比,铵态氮素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甘薯品种封垄期的单株有效薯块数,而酰胺态氮素处理均显著降低了2个甘薯品种封垄期(秧苗栽后45 d)的单株有效薯块数。
[1] 史春余,张晓冬,张超,等.甘薯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与利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2):389-394.
[2] 陈晓光,李洪民,张爱君,等.不同氮水平下多效唑对食用型甘薯光合和淀粉积累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9):1728-1733.
[3] 唐忠厚,李洪民,张爱君,等.甘薯叶光合特性与块根主要性状对氮素供应形态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6):1494-1501.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