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2017-05-10李耀庭杨西龙李绍斌
李耀庭,杨西龙,李绍斌
(后勤工程学院 后勤信息与军事物流工程系,重庆 401331)
● 军事物流 Military Logistics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李耀庭,杨西龙,李绍斌
(后勤工程学院 后勤信息与军事物流工程系,重庆 401331)
为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应急物流信息快速共享与交换、增强应急物流能力、提高应急物流效率等,在分析当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并建立具备灾害监测预警、信息采集发布、辅助应急决策、应急物流信息可视化以及平时与应急相转换等主要功能的信息平台。
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军民融合
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是指贯穿应急物流各个环节,用以承担信息收集、共享、交互、加工和应用等功能,以确保在应急物流过程中有效整合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做出正确决策,最终确保应急任务快速、高效、有序完成的数据存储与指挥控制中枢。军民融合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信息化条件下,建设符合我国国情需求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对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加快应急反应速度、提高应急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重要意义
(1)实现应急物流信息共享与交换。实现应急物流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是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重要基础和首要目标。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确立完整的信息标准体系,建立各系统间的数据接口,能将各类应急物流相关信息从各子系统传递到平台的数据库中,并通过设置用户权限,采取信息安全措施,使包括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在内的不同主体快速高效获取所需信息。在保密和信息安全前提下,平台的建设能使必要的应急物流信息在应急指挥机构以及军队、政府、企业间实现快速共享与交换,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军民融合,增强指挥机构对应急物流系统的指挥控制能力[1]。
(2)增强应急物流能力。应急物流能力是指应急物流系统在应急全过程中,在响应时间、响应速度、物流成本、准时性和可靠性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2]。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收集海量数据,并运用数据挖掘、可视化等技术手段,使决策支持的信息来源更广泛、利用更充分。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也能有效整合军地各方应急物流力量,科学统筹规划,还能够强化灾情预警、物资筹备与投送等多方面能力,加快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应急物流时效性与可靠性。另外,在数据共享与交换基础上,信息快速通畅的传递能简化军地协同过程中繁琐的中间环节,改变当前各单位信息独立的现状。
(3)提升应急物流效率。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在增强应急物流能力的同时,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应急保障目的,提升应急物流效率。鉴于应急救援工作的特殊性,在应急物流过程中,为确保准确可靠,应急物流相对普通的物流过程具有弱经济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弱经济性容易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建设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能有效避免在协同过程中,应急物流指挥机构及各参与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各类资源堆积浪费。同时,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实现应急物流信息的快速统一发布,对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等群众力量进行有机整合,既能避免盲目行动占用应急资源,也能满足社会公众志愿服务的意愿,使社会资源利用更充分[3]。
2 当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军民融合不够密切。相对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在我国提出较晚。在顶层设计上,军事物流和民用物流的融合缺乏较细致的法律法规、激励措施和融合机制,军地各方及各职能部门主动融合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各单位行动受单一上级指挥,往往需要请示各自上级,协作程序繁琐。基于以上情况,各单位缺乏统筹组织和协调配合,行动的独立性较强,难以发挥各自优势,容易延误保障时机或造成过度保障。此外,部分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如果未被整合就进入应急物流力量,可能由于盲目行动,导致占用稀缺的应急物流资源。
(2)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未确立。信息是军民融合的重要纽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出于军事与应急目的,即已建立相应物流机构,赋予其最先进的应急通信渠道,使其能够掌握各方面的必要信息,取得了应有成效[1]。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应急物流的信息共享交换方面尚未建立成熟顺畅的机制。一方面,在应急物流过程中,各单位部门的责任与权限未清晰划分,纵向指挥的形式延缓了传统信息传递方式的速度;另一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军地物流单位间以及涉及的不同行业间的信息标准不统一,各单位、各环节采用的标准有所不同甚至并未采用权威标准,使信息共享与交换在技术上受到限制,各自物流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妨碍了应急物流相关信息的共享交换和对信息的进一步利用。
(3)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近年来,通过信息化方式处理应急物流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应急物流全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政策落实有差别等原因,在许多地区、领域及保障环节,信息化程度较低,手工作业仍是信息记录与传递的基础方式[4]。部分单位虽然初步实现信息化,但各业务集成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合理、信息网络不连通,导致不能相互协调统筹发挥作用。应急需求掌握不充分、储备管理不能反映真实库存、物资调度未实现可视化等问题仍然存在,降低了应急物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结构
为满足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如图1所示的信息平台。
图1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1)应急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是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标准。应急物流信息标准的制订与修订,要充分考虑应急物流信息应具备的时效性与可靠性。指挥机构以及军地各方在处理应急物流信息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
(2)信息安全体系用以保证系统的保密与完整。确保应急物流信息的安全稳定,能有效应对应急状态下的恶劣环境以及信息流量激增等情况,确保信息平台的稳定运转。针对涉密的重要信息,要确保信息的保密性。信息标准体系与信息安全体系是平台运行的保障。
(3)网络通信层位于平台的底层,主要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的采集与传递,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网络通信层的建设应充分保证相关设备设施尤其是设备终端在应急条件下具备相当程度的抗性,避免恶劣条件下的设备损坏;同时确保信息能够在各节点间快速稳定传递。
(4)信息资源层由存储各类应急物流相关信息资源的数据库组成。信息源自各网络节点与终端设备,是应用层信息的来源,包括各类基础信息、专业信息以及应急物流信息。应遵照应急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以及应急物流信息接口标准,降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对应急物流信息进行标准化存储,并具备实时备份与异地容灾等功能。
(5)业务应用层是应急物流信息平台面向各类用户需求的界面。包括应急机构值班工作、灾情监控预警、通知公告、应急物资管理、应急指挥通信、应急物资调度、应急任务跟踪等。
4 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主要目标
(1)建立信息标准体系。在信息化方面,我国军民融合的程度仍然较低,军队与地方在信息标准的确立上,并未完全统一。以运输车辆为例,国家标准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与国家军用标准GJB 5426.21—2006《国防科技工业物资分类与代码 第21部分:车辆》对于同类车辆采用了不同分类及编码方法。目前,各领域信息标准的编制和管理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不同专业领域间的数据表述存在标准交叉[5];同时,缺乏专用的应急物流信息标准,部分已有标准也并未得到足够宣贯与实施。应急物流信息标准化是实现物资可视、数据交换和应急物流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应组织成立由军地各方参与的应急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综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信息标准的总体规划,确立一套军民两用、易于操作、应急属性强、有利于数据互联互通的应急物流信息标准体系。该信息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使应急物流信息的分类与编码统一规范,共享与交换通畅便捷,维护与操作有据可循,为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奠定基础。
(2)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应具备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功能。应急物流的首要目标是满足时效性。应当依托地方林业、水文、气象等部门,通过政府内网,联通各部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采集灾情预警所需信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测,基于海量数据和统计分析,实现灾情预警功能。通过预警,使应急物流指挥机构提早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应急措施,保障应急通道,并将应急物资筹措、人力运输及物资与设备调度等过程前移,为应急物资投送、分发争取更多的时间,将被动应急保障努力转变为主动防灾减灾,缩小灾害影响范围,分解应急物流压力,避免因灾害突发造成的应急通信拥堵、应急通道阻塞和人力物力资源准备不足等情况,增强应急物流的快速响应及时效性。
(3)信息采集与发布。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性事件时,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应具备应急物流信息采集和发布功能。平台通过与军地各单位的数据接口与相关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或从数据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数据,将各类应急物流信息传递至数据库。同时,建立应急物资需求信息采集渠道,从灾区群众处获取灾情信息和应急救援需求,能对官方采集的信息进行有益补充。建立实时更新、信息充分的信息发布渠道,使物资供应、筹集、运输、分发等各单位获取所需信息,打破单位间信息的不对称;对社会发布灾情及应急信息,对应急救援中出现的谣言及时辟谣,有利于维护受灾期间的社会稳定。
(4)辅助应急决策。决策支持是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对决策进行运算的过程。在应急物流过程中,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数量,传统的指挥决策方式难以全面掌握军地各方的物流信息并进行良好的优化配置。在信息平台建设中,应当实现辅助应急决策的功能,通过收集地理、气象、保障力量、应急物资等应急物流相关信息,存入数据仓库,根据决策需求进行数据挖掘、统筹规划,可对包括物资筹措、物资储存、物资运输在内的诸多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进行决策,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供决策人员参考。同时,利用计算机提供决策方案的方式较之人工决策的方式更加快速便捷。
(5)应急物流信息可视化。物流可视化是指实时、准确地获取并传递在筹、在储、在运物资等物流信息数据,以实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指挥控制。在建设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时,基于国家、国防信息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理论与技术,实现应急物流的可视化,对应急物流过程中大量、多变的数据进行实时、精确采集并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应急物流的全过程、全物资可视。应急指挥机构及各单位通过应急物流可视化,能时刻掌握当前的物流情况,加强对应急物流的管理、跟踪与控制。
(6)平时与应急融合转换。当前,我国许多省市已初步建立应急物流信息平台[6]。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缺乏平时的信息存储、系统维护和应急演练,部分应急物流信息平台难以在应急时刻发挥应有作用。所以,应确保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在平时与应急时期的融合,在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注重日常对应急物资储备、应急保障力量等应急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维护,加强利用信息平台对相关物资的指挥调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演习,以对平台辅助决策、信息发布等功能进行检验。另外,将应急物资的筹措与军地各方相关日常物资采购相结合,共享平台相关模块,既能促进军民融合,也能促使信息平台在相关业务实践中进一步改进。
5 结 语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是一个由军地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信息化平台。在建立统一信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关键技术,实现平台灾害检测预警、信息采集发布、辅助应急决策、应急物流信息可视化以及平时与应急相转换等主要功能,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
[1] 冯媛.基于发酵理论的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研究[J]. 情报杂志, 2016, 35(3): 180-184.
[2] 刘小群, 游新兆, 孙建中,等.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 2007, 22(2): 123-127.
[3] 陈慧.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优化建议[J]. 中国流通经济, 2014, 28(8): 20-24.
[4] 卢正升, 鲍利平, 董魁. 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军事物流保障[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 18(1): 58-61.
[5] 张绍阳, 葛丽娟, 安毅生,等. 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研究现状与发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4, 14(2): 112-126.
[6] 袁超, 罗灵军. 省级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及实现技术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地理信息世界, 2011, 9(1): 58-64.
(编辑:史海英)
Construction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mergency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LI Yaoting, YANG Xilong, LI Shaobin
(Department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 Military Logistics Engineering,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China)
To build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emergency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sharing and exchanging emergency logistics information, strengthening emergency logistics capability, and improving emergency logistics efficiency,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construct uniform information standard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with functions of disaster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aid, emergency logistic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nd normal-emergency state transformation.
emergency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2016-10-12;
2016-11-07.
李耀庭(1992—),男,硕士研究生; 杨西龙(1964—),男,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4.013
C931.6
A
1674-2192(2017)04- 005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