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手机,这些“习惯”须警惕

2017-05-09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手机电池数据线扫码

使用手机,这些“习惯”须警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智能手机”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成为“智能手机”大军中的一员。然而,生活中使用手机的一些“习惯性”行为,很可能为我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值得警惕!

随意“蹭网”。目前,我国已成为WiFi需求量最大的市场,商场、宾馆、酒店、飞机场以及咖啡厅之类的区域都有WiFi。因此,在外面上网时,切勿贪图免费和便捷,选择来路不明,尤其是不需要密码的WiFi,而是要尽量使用有验证机制的WiFi服务。特别是使用在线支付时,最好切换至3G、4G网络比较安全。此外,尽量不要将WiFi设置成自动连接,对于使用过的WiFi信号也要及时删除。

见码就扫。扫二维码如今已成为很多手机用户的习惯。“扫一扫”就可以直接访问想要去的网站,的确方便快捷得多。但是不要忘记二维码也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漏洞。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二维码传播手机病毒和不良信息,甚至是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因此,我们不要见码就扫,特别是千万不要扫一些不正规网站上提供的二维码,在扫码前一定要鉴别来源是否权威。此外,我们应该在手机中安装相应的防护程序,一旦出现有害信息,可以得到及时提醒。

误入充电陷阱。智能手机电池续航能力一般不是很强,所以很多人都会使用充电宝。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充电宝绝大多数是安全的,但若被人动了手脚,也能成为窃取隐私的工具。因为充电宝都是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的,通过改装,就可以“相当于一台简化的电脑”,具备数据读取功能。所以,我们要注意防范,不要轻易借用陌生人的充电宝,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也要慎用公用充电器,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充电的接口做手脚。■

猜你喜欢

手机电池数据线扫码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之高
第三方编织数据线材质更抗拉、更耐用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扫码看直播
手机电池放电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
数据线接口超声波焊接设备设计
会叫唤的数据线
换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