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社会工作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之路探索

2017-05-09胡加燕

速读·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组活动

胡加燕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调查,培养院落中的老年人领袖,通过对他们的专业服务与陪伴来积极推动和影响更多的老年人丰富晚年生活,达到“老有所为”的精神状态,这一模式可以在各种老年人居住地进行普遍推广。

关键词:精神文化需求;院落领袖;小组活动

近年来,人们茶前饭后谈论的关于“养老”的话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其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老年人曾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通过以“老有所为”——院落领袖培训小组活动为研究背景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相关探讨。小组活动以“老有所为”为主题,培养院落中的老年人领袖,能够在提高老人们精神文化娱乐需求方面起到规范和带头作用。对老年人自我认知和行为干预,鼓励老人终身学习,以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与专业技能,实现“老有所为”的精神。经过长期性和普遍性的老年人需求评估调查,发现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社会支持对其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协助其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社工决定以建立文化兴趣小组为平台,培养兴趣小组领袖进行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老有所为”院落领袖培训小组活动不仅是为了规范院落兴趣自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更是为了提供专业性的需求服务。

一、小组的基本情况

在小组需求评估调查期间,发放《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其中,表达希望开展兴趣爱好活动的老人占到85%,认为需要在兴趣爱好方面得到支持的老人为80%。因此,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设置了符合其需求的小组活动。为帮助老人能自主开展积极支持的兴趣小组活动,选择自主能力较好、认知水平较高、活动积极性高的12名老年人,并且根据他们的需求制定院落领袖小组成长计划。这12位小组成员,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50岁,其中“三无”老人3人,他们都是院落活动的积极分子,在各个兴趣小组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小组的发展历程

根据社会工作中小组过程理论,小组的发展分为:小组前期、小组中期和小组后期。因此,“老有所为”——院落领袖培训小组的发展历程如下:

1.小组初期(相互认识和磨合期)

小组初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上的准备期,行动上的试探期,这一阶段的组员处于两极情感中既兴奋又焦虑,即渴望独立也渴望互动交流。组员对工作人员的试探表现的很明显,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但在不知道接下来的工作如何进行的时候,又对工作人员呈现出很依赖的意识。

第一次活动中工作人员带领大家相互认识。然后以“开火车”为热身游戏,组员之间的尴尬和试探渐渐减弱。工作人员引导大家按照顺序来将自己的左右画在纸上,并且连成一个圈。画好了手掌过后,需要给团队取名字,Y爷爷提出了“老顽童”,经过多方思索和大家投票最后选择了“老顽童”作为队名。同时,L爷爷的“人老不嫌老,夕阳无限好”的口号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团队名字和口号都由书画组的X爷爷写在我们的手掌中间,他的一手好字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第一次活动得到了组员们的大力支持,虽然小组成员之间已经相互认识,小组契约已基本成形,但是小组的团队凝聚力还尚未建立起来,组员抱着不屑的态度来试探社工,想知道这群“小朋友”究竟要做什么。

第二次活动时,大家一起回顾上期活动,并分享“您希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和“您能为这个团队做什么呢?”在制定小组约定的时候,大家提出:“要按时参加活动”,“要相互团队,相互帮助”,“参加活动不能早退”,除此之外还有“有事要请假”“有责任心”等。最后大家将《团结就是力量》定为队歌,并且齐声歌唱。活动结束后,可以感觉组员们已放下了心中的戒备,积极地参与到团队活动中,小组带领者在小组初期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社工需渐渐退出主要角色,充分挖掘组员的自主能力。在此小组契约已基本建成,小组有了公认的目标。

2.小组中期(冲突期)

小组中期建立在组员相互熟悉和信任的基础上,这个阶段组员能够充分互动,这个阶段既是矛盾冲突发展期也是小组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院落领袖培训小组中,主要表现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活动。

第三次活动的核心内容画“生命线”,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将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生命线”,每一位组员在卡纸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并分享。此次小组活动勾起了许多组员的伤心事,遭到了部分组员的反对,他们认为大家在一起应该是开心的,回顾一生勾起了他们的痛苦回忆,这样利于组员的身心健康。在此次小組活动当中,社工立即对此事件进行了紧急处理。

第四次小组活动主要是签署了社工与各个院落自组织之间的协议,双方保留一份。虽然协议只是一个书面的协议,社工站工作人员与自组织之间相互协助,共建幸福老人院。组员瞬间感觉找到了组织,K爷爷说:“我一定会把我们的团队带好,一定要有责任心!”Y爷爷也当场提出了自己对电脑组建设的建议。通过签署了的协议,组员们觉得自己被赋予一份使命感,应该认真负责自己的兴趣小组。自这次活动之后,组员们改变了对社工的看法,并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

3.小组后期(离别期)

小组后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组员出现的离别情绪,并鼓励和支持他们对离开小组后坚持在小组中所学到的东西。鼓励他们自由探讨对小组的感受,并正视和处理离组的情绪。同时,巩固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这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大家的支持融入日常的生活中以及工作中。

三、小组成效

1.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得到培养

在小组的发展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越来越强烈,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值得期待的。在年龄排序的游戏中,大家知道了相互之间的年龄,也可以看出自己在团队中排老几。在分享“生命线”的过程中,大家相互之间讲述了自己的过去,分享着其中的酸甜苦辣,大家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了。小组团队意识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上,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成为相互支持的力量。

2.小组成员责任感得到了充分发掘,影响力不断扩大

自从成为“老有所为”——院落领袖培训小组的一员后,组员们除了参加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还要组织成员参加每周的兴趣小组活动。乒乓球爱好者小组的S老师,能够帮助社工管理乒乓球小组的器材。大合唱的H老师每周一三五在音乐舞蹈室带领大家唱歌,并负责给大家选歌。拳剑爱好者小组的Z老师,每天早上八点半带领大家锻炼身体,无论刮风下雨。电脑爱好者小组的Y老师,每天会负责电脑室的器材管理,每周二下午准时来协助老师开展电脑的授课和签到。书画爱好者小组的X老师每周四都会准时来为组员们准备好练习毛笔字的工具,为了节约成本,X老师还发现了神奇水布给大家使用。现在R老师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带领着种植爱好者小组的成员给菜苗浇水、除草、培土。综上所述,通过院落领袖培训小组的开展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并且他们正在积极影响身边的老年人。

3.院落兴趣自组织正式成立,小组成员的努力得到认可

院落兴趣自组织是开展和丰富老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院落领袖培训小组开展和各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式开展,并得到了院落老人们的高度认可和热情支持,由此标志着院落兴趣自组织正式成立。通过对小组领袖的培训,带动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进来,积极发掘自身的需求并做出选择,由此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院落兴趣自组织的大力发展,让整个院落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得到了老年人们的认可,同时吸引更多的老人来到这里居住。这是一种“老年人服务老年人”的模式,通过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调查,充分挖掘老人领袖们的潜能,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安度晚年。

四、小组活动反思

专业反思有利于社工探索和改进工作方式,并从中总结出经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专业素养。对于院落领袖培训小组的工作反思,应该从取得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方面进行反思。

1.小组设计的时间和内容应符合服务对象的状况

在小组开展过程中,应考虑到小组成员身体健康问题,每次活动时间只安排了一个小时,均能满足小组和组员的需求。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因活动时间规划不合理,导致活动内容无法完成。因此,在以后的小组活动开展中,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使小组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2.服务设计应符合阶段性特点并适时调整完善

在服务的设计细节上不够完善,预案不够充分。第二次的活动内容多于思考,没能营造出预想中的活动氛围,同时也没有能打破组员心中的顾虑和对工作人员能力的怀疑。第三次活动中的“生命线”分享,让组员们情绪上有很大波动,虽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组员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为了达到组员之间相互了解和社工更深入的了解,才坚持此方案。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上,应对上一次活动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和梳理,及时调整完善后期的活动计划,注重细节。要在组员之间的信任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才能使用这样的活动设计。因此,在活动的设计前期一定要经过慎重的思考或者情景模拟,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的设计需考虑的更多,社工在活动期间也应具备灵活处理的能力,才能保证服务更加有效。

3.工作人员之间的默契有待培养

在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和分工是十分必要的。在“老有所为”——院落领袖培训小组开展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不到位,使活动开展起来有些吃力。因此,为了更好的相互之间配合,在每次活动开始之前,活动负责人会告知其他工作人员本次活动的流程和内容,以及需要配合的部分,如此可以缓解出现的不默契并更好的开展服务。因此,提前并且有效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为小组成员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五、总结

“老有所为”——院落领袖培训小组的开展,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搭建了平台,也为倡导“老有所为”的精神营造了氛围。小组的发展历程由了解到熟悉到冲突再到融合最后分离,小组成员都很享受这个过程,也很珍惜这段友谊。老年人在退出社会重要角色后,虽极力去满足自己的晚年兴趣小组,但他们更需要得到认可和支持,赋予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可以让他们的晚年更有成就感。特别是,对于自理能力、认知情况良好的老人,应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避免提供全方位的依赖性社会支持。而是要发掘其自身潜力,协助其承担新的社会角色,建立积极的社会认知,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满意度。通过需求调查到寻找领袖人物开展小组再到自组织的正式成立,这将成为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模式,在城市/农村社区、福利院以及养老院等地方都可以得到推广。

老年人的需求开始得到社会的進一步关注,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专业人士能够加入其中,通过服务老年人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小组工作仅仅是服务老年人的一种专业方法而不是唯一的,而更多的需要从老年人的根本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性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欧阳铮.庄明莲 ,孙陆军 ,肖楚璇 .香港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对内地的启示[J],老龄科学研究,2014(6)

[2]周绍斌,李棉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两种视角与实证研究,学术论坛,2013(9):272.

[3]李倩.基于需求理论的城市老年人精神需求研究,沈阳理工大学,2012(3) .

[4]王萍.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精神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长沙市为例,中南大学,2012(6).

[5]向琳.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6]邬沧萍,姜向群等.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丁海英.温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8]周绍斌.论老年精神保障机制[J].广东社会科学,2006(2):180-183.

[9]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社会政策意义[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6).

猜你喜欢

小组活动
论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浅谈高三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教学
小班环境下的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课例分析
职业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在初级日语课程中实施小组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和对策
课堂小组活动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