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有效开展探微

2017-05-09宋金龙

速读·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高中数学探究

宋金龙

摘 要:“探究”教學的有效开展,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掌握的更加持久和牢固,而且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深更广的发展。文章分析了“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以高中数学为例,从激发探究的兴趣和注重探究问题的质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寻找更为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有效;方法

教学改革,观念是关键,改变了观念,方法的改变就不是问题。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课堂经常存在“拖堂”“超时”的现象,可是教师们常常将这一现象归咎于“探究”,认为课堂上开展了“探究”活动,占用了教学时间,所以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基于这个观点,关键问题集中于我们的数学课要不要实施“探究”,如何落实“探究”学习的理念。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施“探究”教学。

一、激发探究的兴趣——实施探究教学的前提

1.巧妙设计探究性问题,以问激趣

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中的“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时,如果让学生看教材,或者教师按教材讲给学生听,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因为教材中是先让学生观看“简谐运动”的实验图像后,直接安排用正弦线去画图,学生会有困惑。

笔者根据这一实际,采用抛开课本,创新教学的方法,首先提出问题:在单位圆中,角a的正弦线与余弦线各怎么表示?如果实数x对应的角的正弦值为y,那么对应的关系y=sinx就是正弦函数,同样,y=cosx就是余弦函数,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要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有哪些,你感觉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问题串的提出,都与本节课的重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密切相关,且直击教学的知识目标,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转换思维方式,以疑激趣

在学习“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方法中,函数图像的方法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三步法”。再让学生使用“三步法”分别画出y=sinx和y=cosx的图像。学生们在画图中,认识到“三步法”作图在函数的图像中不易操作,作图欠准确等。

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突破这个“三步法”,诱发他们如果不用“三步法”,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这样的步步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的作图方法的探讨中,为有效探究埋下伏笔。

二、注重探究问题的质量——有效探究的关键

在常态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也沿袭着抛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讨论、探究的现状,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如对于《集合》的教学时,多数教师会提出问题集合与元素的关系是什么,元素有什么性质等,问题提出,就让学生探讨,毋容置疑,这样的探讨,局限于到教材中找答案,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的开展,这样的讨论,意义和作用都不大,反而,占用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探究活动的低效,也导致课堂学习的低效。笔者认为,探究活动的开展的有效性,首先应把好探究问题的质量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要有可探究性

问题应注意“发展区”原理的运用,应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否则,问题太难,容易使学生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学生对探究不感兴趣。因此,问题应使学生轻松起步,才能收到探究的效果,真正发挥探究的作用。

如上文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的案例,学生们感觉“三步法”不易操作、感到束手无策时,如果教师直接引导学生“我们利用三角函数作图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图像,怎么利用三角函数而作图呢?请小组讨论。”显然这个教学片断,也不可取,因为,学生之前从没有听说过三角函数作图法,没有三角函数作图的基础,所以,让他们小组讨论,他们同样会束手无策。

而如果教师换个问题的方式,而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效果就大相径庭:三角函数线刻画三角函数,帮助我们较为准确地做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这个问题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较为直观和深入,暗含了三角函数线代替函数值而作图的方法,使学生轻松起步,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指点了方向。

2.问题要具备开放性

封闭的问题、结论性的问题,没有探究的意义。如“集合”的教学,对于“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和Venn图法,开展探究活动意义也不大,因为这些内容相对封闭、结论性强。而相对开放、非结论性的问题,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3.注重情境问题的层递性

学习《空间几何体》时,如果教师开门见山而提出问题:空间几何体有哪些?这个问题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生带进“死胡同”。而如果教师先用多媒体,或者利用图片而呈现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空间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等,再利用多媒体的视频特点而展示多媒体和旋转体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立体图形和旋转图形,再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思考:具备哪些性质的几何体是棱柱?那么棱柱又有哪些分类?……这些问题的提出,以生活体验作基础,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设计的问题从形象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由普遍性的几何体的概念到具体的几何体的探究,可谓层层递进,逐渐升级,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搭建了梯阶。

4.探究的适度性

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探究的适度也是不可小觑的方面,如果课堂上,探究活动的开展一个接一个,看似学生都动了起来,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学生停下探究的脚步,回头看看学到了什么,也会使我们感到尴尬。因此,教师应仔细遴选供学生探究的内容,使探究与讲授有机结合,探究才会有意义,凸显有效性。

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的教学,探究出“五点法”,为强化运用,让学生自己先动手画,教师在学生的作图中给以指导,讲解最高点不能有“尖点”,最低点两侧要下凹等……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和讲解,教师的点拨和讲解,不能“满堂灌”,给学生探究的机会、体验的平台,这样的探究与讲解相辅相成,课堂才会落实有效性,否则,“满堂灌”、“满堂动”都不会构建有效课堂,都会形成瑕疵。

探究性的数学课,可以激发兴趣,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发展学生思维,是学生得到实惠、得到发展的课,同时,也是学生增进交流、与人合作的课,拓展了思维,提高了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践体验、认知基础、探究的规律等设计探究活动,让探究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助高中数学走向有效、迈向高效。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高中数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