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考量标准
——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2017-05-09兰德新陈文斌叶丽霞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考量应用型课程体系

兰德新,陈文斌,叶丽霞

(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考量标准
——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兰德新,陈文斌,叶丽霞

(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探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和思路,得到相应的结果。进一步探讨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法以及探讨实践课程体系课程的考量标准,得到了一些新结果。

实践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创新实践;考量标准

在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将自己的发展办学定位于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为了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是根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构建新的教学课程体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要进行应用性和职业实践能力的教育,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构建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同时,如何构建与高素质应用型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从根本上实现应用型转型的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根据各专业的教学理论体系结构而建立的。这种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几个方面问题:(1)办学定位不是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是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理论轻实践;(2)课程与课程之间衔接没有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设计,造成许多课程内容重复而且理论推理论证篇幅偏多;(3)课程教学与实践没有很好结合在一起。因此,许多应用型高等学校着重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如文献[1]中提出企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及参与方式,提出能力递进式培养三段式课程体系;文献[2]中提出“层次+模块”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文献[3]中给出按照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课内系统综合性实践课程与课外自主性开放实验课程相结合,专业素质拓展训练与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相结合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文献[4-8]中在不同程度提出应用型高校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原则、保障措施等。文献[9-10]中探讨课程考核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应用型高校新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考核标准及如何考量职业能力,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明确定位,以及如何进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相应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如何进行考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按照以职业能力需要来构建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建模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实践的实施、实践体系的考量标准的研究与实现这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1 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思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培养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践课程;(2)对课程与课程之间衔接和课程顺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设计,根据职业能力需要设置课程内容或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在一起,即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4)分析和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考量职业能力。因此,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服务社会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利用“向应用型转变”的契机,充分凝练专业特色,提出准确的办学定位;进一步优化应用统计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合作,开设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即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寻找有效的合作途径,即拓展能力的培养。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办学定位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的需要,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分成四模块: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而基础能力由两种能力构成,专业能力由三种能力构成,应用能力由三种能力构成,拓展能力由两种能力构成,如图1所示。根据图1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需要,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并着重构建以考量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即设置三个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综合实践教育平台。其中通识教育平台由两个模块构成,是培养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而根据规定设置的。专业教育平台的四个模块和综合实践教育平台的三个模块的相关课程群的构建,主要从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满足学生的不同成才需求这三方面考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并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断修订和更新。

图1 职业能力分类模块Figure 1 The classificationmodule of vocational ability

着重考虑以考量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教育平台的三个模块,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教育平台的三个模块的课程群分别由实验(实践)教学必修课、集中性实践和拓质构成,实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五门实验课程组成,集中性实践由五门实践课程组成,拓质由五门课程组成。如图2是2015年构建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教育平台。在图2综合实践教育平台的基础上,考虑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进一步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合作,开展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开设职业性形成实践课程等,图2的三模块各增加一到两门实践课程。

图2 综合实践教育平台Figure 2 The education platform of comprehensire practice

2 以数学建模的竞赛为载体培养应用创新人才

综合实践教育平台的拓质模块,是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构建的素质拓展模块,是实现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践性环节。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特色,根据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完善数学建模与实验课程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数学建模培训体系、竞赛的指导机制,及其竞赛后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竞赛后的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下面是结合武夷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参赛体系,提出了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实践与竞赛的整个流程,如图3。即每年3月至5月进行第一阶段的培训,目的是普及数学实践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每年5月进行一次校内选拔赛,校内科技节活动、网络挑战赛;每年8月进行第二阶段培训,目的选拔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团队,增强学生竞赛的实战能力;每年9月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这个培养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拓展能力和应用创新意识(如图3)。

图3 创新实践的培养流程Figure 3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re practice process

3 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体系的考量标准的研究

构建以考量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课程教学考核中考量学生职业能力,如何建立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标准是什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平台的四个课程群的课程考量标准和综合实践教育平台的三个模块的考量标准进行探讨,逐步建立各课程的考量标准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在原有理论课程考核和实践课程考核、集中性实践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应用技术型培养目标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构建一套适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课程考量标准,具体考量方法方式的流程图如图4、表1所示。理论课程考量方法方式如图4流程进行考量,即学期初准备的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这两个教学文件中含有课程对应职业能力的具体培养过程和考量方式(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已经进行修改和完善),平时过程性考量方式和平时成绩评定办法;学期中考核方式和考核成绩;期末结束时的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成绩,对课程的其他考量办式,最后进行综合评定。如表1所示,将实践课程教学对对应若干个职业能力的培养权重进行划分,按照不同职业能力作出不同的考量方式,各考量方式如何进行考量,衡量标准等细节因实践课程不同有不同考量方法和衡量标准,具体实践课程考量方法和衡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综合评分按照加权算术平均数得分。

图4 课程考量流程Figure 4 The process of course considerations

课程名称:年级:教室:

表1 实践课程考量标准Table 1 The think stundard of practice course

参考文献:

[1]孙颖.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3,15(4):522-524.

[2]张定群,陈海玲.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层次+模块”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8(2):47-58.

[3]黎勇.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5,28(3):136-139.

[4]刘绍武,莫海平,韩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45-147.

[5]汪琦,刘国宝.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2014,28(5):57-59.

[6]王夏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10):90-92.

[7]李光辉,苏荣萍,王文韬.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103-107.

[8]林雪治.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17(5):52-54.

[9]袁慧,徐鹏.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2015,33(5):36-37.

[10]李波.高校课程质量体系构建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1):93-96.

(责任编辑:叶丽娜)

A Study on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and Its Evaluation Standards——Taking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major as an example

LAN Dexin,CHENWenbin,YE Lixia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With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 mathematics specialty as the example,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ngmethod and idea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obtained.With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 mathematics specialty as the example,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ngmethod and idea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obtained.It is further discussed on the carrier of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method,and the think standard of practice course system,then some new results are obtained.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vocational ability;innovative practice;evaluation standards

G423

A文章标号:1674-2109(2017)03-0087-04

2016-10-09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A类项目(JZ160200)。

兰德新(1964-),男,畲族,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数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考量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考量?司法案例为您解答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场情与理的考量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