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散发语言的魅力
2017-05-09陈志生
陈志生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散发;语言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走进文本,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也使语文课充满浓浓的书香。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新月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霎时间,语文可变的形式多样起来。但是,细细品味,总觉得如今的语文课缺少了些什么?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彩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一、借助生动的评价语,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成绩或存在的问题。特别在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时,应尽可能地使用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对于学生正确的言行,我们的评价中应该有肯定、有鼓励。对于学生错误的不当的言行,我们的评价中应该有批评,有引导,有指导。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文眼读中品味
语文课堂是追求务实、扎实的境界,语文课堂应该利用好文质兼美的教材,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及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文章中的字、词、句甚至某一个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熏陶,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认为,这样“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语文课散发出无穷的语言魅力。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课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彩之处,引领学生细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三、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潜心会文推敲揣摩
读书时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比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诸葛亮商议军事”这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寥寥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同学们读读这段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每一答中,通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请潜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四、多元探索激活思维,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潜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索,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验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如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四段“勘测线路”时,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沉淀学生的语言,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解讀,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