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7-05-09游细红
游细红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一、学生阅读基础
我们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学前亲子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孩子们所拥有的书籍也非常少,再加上家庭读书氛围不浓,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外书阅读方面投资较少,学生们踏入小学时阅读习惯尚未养成。因此,培养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显得尤为重大和紧迫。
二、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一)学校的大力支持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全面启动了“书香校园”活动,并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工程,狠抓落实。让读书成为同学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同学们挤时间读书,多读一本书,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力量。在读中学,在读中乐,与书为友。为此,学校特成立了创书香校园领导小组,并给每班教室都配置专用书柜。另外为了方便学生随时阅读,图书馆定期给班级图书角更换一批新书。为了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学校每天开放学生阅览室。学期末进行“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选活动,并进行表彰。
(二)老师的引导作用
1.亲师绘本阅读,撒播阅读种子
多罗西·怀特在《关于孩子们的书》中提到:“图画书是孩子们在人生道理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绘本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精炼优美的文字来讲述故事,学生们喜闻乐见,很容易接受。
因为我们的孩子在学前没有接触过绘本,也没有亲子阅读经历,所以我决定用自家的绘本资源给孩子们一块分享,尽可能弥补他们的缺失,让他们也能感受绘本的精彩与美好。这也是我个人心愿: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在孩子们心田撒下阅读的种子。
一年级刚开学时,孩子们一些习惯尚未养成,有的难以坐下来,为了安抚情绪,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我就给他们欣赏绘本,发现孩子们个个听得专注,听得开心。有时我会把它作为奖励措施,只要今天表扬棒,老师就给你们读绘本,发现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如我所期待,于是那时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抽出5~15分钟读绘本。有时隔壁班级过往的同学也会为此驻足聆听、欣赏。
2.老师业余参与阅读,做好带头作用
身为人师,兼为人母,自己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去给孩子们树立榜样。每天晚上睡前,我和儿子都坐床上看书一到一个半小时。有时看看教育类书籍,有时看看文学类的,有时给孩子读故事。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也增加了我与学生们的共同话题。
3.老师推荐书目,指导阅读方向
作为一个母亲,我一直坚持亲子阅读,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我更能了解到孩子们的需求,哪些书适合他们,哪些书受孩子们欢迎。这些阅读经历,让我对童书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给孩子推荐书目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比如班级里有不爱学习,顽皮、爱撒谎的男孩子,我就推荐他们看《木偶奇遇记》(班级图书角有此书)。我还会推荐男生们看《鲁滨逊漂流记》,希望他们能像鲁滨逊一样,遇到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是每一个男生都应具备的高贵品质。
有时我的推荐不会那么直接,我会不经意间给孩子们讲某本书的细节或内容简介,调起他们的味口。一次我就提到了《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在学校是个不受老师欢迎的学生,她上课总把书桌的盖子開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然后离开桌子到窗边往外看,朝外面大声叫道,严重影响老师和同学们上课。后来妈妈不得不给她转学,来到了巴学园。在新学校,他们的教室是电车;他们每天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他们也可以自由选择先上什么课,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他们穿上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他们每天吃中饭前都要合唱一首《饭前歌》……学生们听了都非常好奇和向往这种生活,也非常想了解书中的小豆豆。第二天,我们班的叶万航同学就去书店买了一本回来。看过之后,就在班上流传开了,这书两个学期陆续有人借阅。
4.老师及时鼓励,激发阅读兴趣
作为老师,课堂上的鼓励话语尤其重要。比如某个同学,在课上,回答出别人都不知道的课外知识时,我会这样说:“你回答的很精彩,请问你是从哪知道的?”学生会说我看了什么书。其他同学就会向他投向赞许的目光,同时内心里也渴望看相关的书。那个受到老师和同学表扬的同学读书的劲头就更足了。
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我还采取了其他激励措施。我们每个月评选一次班级“阅读之星”两名,根据他们的阅读量和读书笔记综合考虑,胜出者能获得老师的赠书一本。
(三)同学的榜样力量
同学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家里父母教育理念较先进,经济条件也较宽裕,在孩子读课外书方面比较支持。自从孩子一年级爱上阅读后,家长总以书籍作为物质奖励。久而久之,这孩子读书速度越来越快,所读书籍越来越多,读书面越来越广,在课堂与老师碰撞的火花越多,同学的赞许目光也越多。用一个同学的话来概括他就是班公认的“爱心大使,阅读达人”。他常常把看过的好书一批一批地往班上搬,有的私自借给同学,一借就是十几人,有的一人借几本,还有些书放到班级图书角,三年级上学期仅他一人就为班级角贡献40本课外书(这些书期末返还)。大家都乐意和他做朋友,课后与他看书比赛。他的书有科普类、侦探类小说、校园小说,类别丰富,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因此非常受同学们欢迎。整个班级在他的影响下,就掀起一股读书风潮。
三、阅读成效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现在我们304班同学阅读兴趣越来越高。据统计每天坚持看课外书的有26人,一周能看一本书(约两三百页)有28人,一周能看两本的有13人,一周看三本以上的有6人。每天能坚持看半小时的23人,每天1小时有9人,每天超过1小时的有7人。
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倍感欣慰。每到周一,发现孩子们吃饭速度特快,就为了早点去排队借到自己心仪的书。许多学生告诉我,晚上看书看得入迷都不想睡觉,需要父母提醒睡觉时间到。读课外书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睡前的必要环节和习惯。
曾经一个支教老师问班上同学,你们认为幸福是什么?一个学生如是说:“我觉得幸福就是——每天晚上吃饱喝足之后,躺在温暖的被窝,看着自己心爱的课外书。”
中国的儿童阅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程,在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道路上,我还处于探索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积极投身实践,尽可能引领孩子们走上阅读的幸福人生之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谴字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读改结合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明理。借助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文章内容,让学生明白写作文要做到“主题好,选材新,感情真,写具体,段落明,语句通,用词好,无错字。”
(2)修改。这个阶段运用学习迁移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修改的材料来自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集体修改,也可以指定一篇作文学生个别修改。
(3)交流。评议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网络,共同影响,使学生修改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4)总结。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总结可由教师承担,也可让学生总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这段文字选自《少年闰土》,文章之所以生动形象,得力于作者在动态中描写人物外貌。教学中我抓住这个写作特点,对学生进行了修改作文的训练,让学生把这段文字跟自己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进行比较,有何不同。从中学生明白描写人物外貌不能孤立静态,应该放在环境中动态地去描写人物外貌。明白了写作方法,学生改起来就有的方矢了,经过学生修改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烈日下,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在田埂上奔跑。他被那毒辣辣的太阳晒得黝黑的身上,穿着一件旧的红背心,下身穿一件短裤衩,不时抹去头上的汗珠。”
学生作文时拟题往往缺乏新鲜感,例如写事的习作,就直接以事件为题,如《钓龙虾》《学游泳》。而教材中的题目却精彩纷呈。第十一册课文《布衣元帅》中有三个故事,三个故事的命题各有特点:《一块地毯》以事物作题;《看门老人》以人物性质为题;《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以人物语言为题。我抓住这个特点,对学生进行了修改作文题目的训练。要求学生给写好的习作从多个角度拟题,比较哪个最合适。学生有例可循,改起题目来得心应手,效果颇佳。只要坚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一定能得到长足进步。
二、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现在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種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互批互改。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3)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少而精。作文讲评课目标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例如:十一册第三单元《我尊敬的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围绕中心选择事件的习作练习。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讲评课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
(2)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