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5-09邓小华

速读·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问题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得以大力推广。教师力求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提高单位时间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所学生物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对策,将对初中生物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更好开展和新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有的合作学习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只有形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只停留在形式上,学生间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小组合作就只有形式而没有落到实处。

2.独立思考被合作学习完全替代

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学生共同提高,但是合作学习也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果合作问题一提出,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深入思考,就直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势必造成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长此以往,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

3.讨论题目过难或过易

教师在选择合作内容时比较随意,出现设计错配,浅显的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几句话大家都明白;而有些题目跨度大,学生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只有少数优等生能够理解掌握,而大部分学生还是一脸茫然,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4.教师作用发挥欠妥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发挥欠妥,主要原因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把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形式,摆摆样子后就草草收兵,不求实效;另一种是放羊式管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进程不予关注。

5.教师评价和奖赏重整体,组内的评价不足

教师往往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较少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准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正确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科学地使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小组合作学习走入误区。

二、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1.正确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

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2.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交流的过程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通过交流使得学生的个体思考成为集体智慧,体现了合作的目的。那么怎样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交流呢?如下:①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②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讨论学习时,教师应教学生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他人观点,肯定别人的优点,有不同意见时,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时,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3.精心选择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初中生存在好奇心强,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任务,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安排探究活动时应精心设置学习任务。

比如在上“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节课,教师利用这次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探究实验的原则和基本步骤,于是提出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尝试用你已做的实验方案来说服组员认可你所实施的方案具有科学性:①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②你的假设是什么?③你实验的变量是什么?④你是如何控制变量的?它是不是本实验的唯一变量?⑤你有無设置对照组?⑥你认为你的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是什么?⑦你从这个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讨论的问题:①通过讨论,你们组探究出环境条件中哪些因素影响种子的萌发?你们认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有哪些?②你们认为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才可以探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③种子具有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否一定就会萌发?为什么?这个任务一出现,极大的调动了小组人员的积极性,小组汇报时归纳得相当详细、准确不但归纳了环境条件连内部条件也归纳出来了。

4.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

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5.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培养合作精神

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教师要将激励性评价指标公布给学生,并定期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使用合作学习,认真整合有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材资源,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有效调控学习过程,充分应用学习成果,科学评价学习效果,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终生学习。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郭凤云.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2B).

作者简介:

邓小华,本科,中学生物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问题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