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17-05-09李秀儒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有效性

李秀儒

摘 要:高中体育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更加全面地发展和进步的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要改变师生关系,不再是老师灌输式的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成为改革目标。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会以硬性的体育达标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会忽视学生的层次性、乐趣性、自主性,而以统一化、单调化、重复化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这种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是一个体育达标的机器,而感受不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不愿意积极地参加锻炼。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标准,是为了从本质上改革体育课的弊端,让体育课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能磨练学生的思想意志,如果依照新课程标准开展体育活动,就能真正地让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

二、当前我国体育教学课堂发展现状

1.高中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

教学观念是决定高中体育教学能不能得到恰当发展的基本原因。在我国,许多高中学校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高中,一味的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而忽略了体育课堂教学,觉得体育课堂教学可有可无,反正高考也不考体育。这样,学生自然就更加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学习,身体素质水平较低。所以,当下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重视程度不高是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改革的难点之一。教学理念的改变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前提与基础。

2.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教学目标设置的过大、过空是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新课程标准下,为了促进学生体能的提高,促进高中生进行身体锻炼,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的过高,没有结合中国的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为了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是跟着新课程标准要求来设置课堂教学。对教学的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观性,对教学内容生搬硬套,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上也大多只是课本中的内容,这些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失去兴趣,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情况来进行操作和指引。

三、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学校应当为学生设定多种体育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在这种自主选择下,学生才有学习体育的意识和兴趣,才能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其次,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制订多种学习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或者是喜欢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心理上就没有抵制情绪,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诸如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从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课堂上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体育教师要先做到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融合,让体育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用互动带动学生的体育学习。虽然教学上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也应当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参与其中,不能只是起到讲授课程的作用,要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起到指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在正常轨道之中。而且通过互动,学生把教师当成学习的榜样,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这样有助于淡化师生之间的隔阂,促进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也要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而且这个角色应当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再如在学生做得比较好的时候,教师也应该用语言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许多运动特别强调团队的合作精神,像足球、篮球、排球等都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进行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模仿练习和分组练习的方法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模仿练习是学习动作技能的基本途径,教师可以挑选出体育动作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分别带着同学进行练习,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主体地位,又能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强化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以此提高其专业水平。新课改中的体育教学就是将课程的重点放在了教师的培养上,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体育教师必能提高高中生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学校应该尽量给体育教师安排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和优秀的进行联谊交流,探讨学习彼此间的优点,共同解决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提升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锻炼在我们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高中的体育课堂可以说是学生在学生时代最主要的锻炼方式。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高中体育教学课堂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良好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俊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36):173.

[2]王海棠.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4):114-115.

[3]劉娟.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177.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