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化学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2017-05-09王标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习方法兴趣

王标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实验 兴趣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12-02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催化剂。教师如何把化学实验的现象特点与中学生的好奇性有机结合是化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立足于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1、精心安排实验教学,做“亮”实验

1.1 以趣味实验开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第一单元“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补做趣味实验:魔棒点灯、水上火舞、烧不坏的手帕。

以魔棒点灯为例说明:器材:酒精灯6盏,玻璃棒两根,坩埚一个,98%浓硫酸,高锰酸钾粉末。

步骤:(1)将高锰酸钾粉末与浓硫酸放人坩埚中混合均匀。(2)用干净的玻璃棒去点酒精灯。(3)用蘸有(1)中已配制好的混合物的玻璃棒去点酒精灯。

现象:蘸有混合物的玻璃棒可以将酒精灯点燃。

结论:点燃酒精灯并不一定要用火柴、打火机等;某些物质相互反应仍可以把酒精灯点燃。

意义:通过本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

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对学习化学有很大影响。教师应以充分的实验仪器,使一些不易看清的现象呈现更清楚。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等放大实验现象,亦可让学生分组实验近距离观察。如:镁、锌、铁、铜与酸反应,证明金属的活动顺序。器材:试管架8只,试管若干、镁带、锌皮、铁丝、铜丝、稀硫酸、镊子。

步骤:(1)先在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稀硫酸(1:4)。(2)依次在试管中加入铜丝、铁丝、锌皮、镁带。

现象:各组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清楚地观察到铜丝在酸中无明显现象;铁丝与酸能反应并产生少量的气泡(氢气),但很慢;锌与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多、反应较快;放镁带的试管里与酸反应剧烈。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镁、锌、铁、铜。

意义:通过分组实验,学生都能由观察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克服了教师做实验、学生听实验的问题。

1.3化想象为直观,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印象。

如:深窖点灯(取气)实验说明C02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其他物质的燃烧结论的正确性。

器材:直径9厘米高32厘米长透明玻璃钢(已盛有一定量C02)、薄铁皮3cm×3cm、细线绳50cm、蜡烛、石灰水、试管。

步骤:(1)取气:先提起盛满水的小试管管口端的细绳,将试管放入玻璃钢底部;提起管底一端细绳,将管内水倒掉;提起管口一端的细绳将小试管取出玻璃钢外;向小试管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2)模拟深窖点灯实验:将点燃的蜡烛用细线系住缓慢地放人玻璃钢底部。

现象:石灰水變浑浊;蜡烛在深入到底部时火焰熄灭。

结论:说明窖内有C02,且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其他物质燃烧。

意义:补做本实验可使学生想象中的操作变为现实,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深窖点灯或取气的操作印象。

1.4身临其境,亲自动手。

在“C02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中,笔者不直接告诉学生实验室制备C02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而是给出:(1)大理石和稀硫酸;(2)碳酸钠和稀盐酸;(3)大理石和稀盐酸几组药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探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新的信息中多向、多思维思考问题,找出最佳结果。学生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有效地避免了得出结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做“活”学生

新课程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群其心智,以兴趣发展为契机,才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教学是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只有当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其兴趣才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案例l:在进行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的分组实验课时,一名学生提出:“为什么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口,木条仍可复燃,实验事实为什么与课本上的说法不一致?”笔者当时一怔,这是上课前没有想到的。于是笔者抓住了这个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时机,和学生们实验并探究这个问题,得出结论:只要集气瓶里的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就可复燃,不一定要盛满氧气。这样,就推翻了课本上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不迷信书本的科学精神。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实验,并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结合学生身心、个体、年龄的差异,一方面要善于把知识上升为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探究、创新、分析归纳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找出已知装置的新的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组合即创新。对于化学这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言,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实验的授课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的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主旋律。新课标立足于改变传统教材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设置了更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倡导以探究为主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比如在检验Na2SO4中的SO42-时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HCl后,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但是无论HCl量是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由于SO42-还原性强,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硫酸钠,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窗口,我们应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内容,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通过教师的实验教学,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 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1-28

[2]刘琴 浅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J] 考试与评价 2012年10期

[3]郑国建 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 科学教育 2006

[4]熊中魁 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初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学习方法兴趣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