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探

2017-05-09任超吕妍王瑜

速读·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任超+吕妍+王瑜

摘 要:“中国梦”深刻道出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本文以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结合实际来探讨“中国梦”如何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中国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由此,中国梦教育成为是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准确认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悠久的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和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故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确实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1840年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遭受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不懈地探索奋斗,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中国梦。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经过党和领导人民的努力,我们国家在各项事业中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的领导集体突出了坚持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从此,“中国梦”这一思想应运而生。

(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中国梦”具有多个价值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为之努力,而当代大学生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处在实现“中国梦”的年富力强的时期,而高校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中的光荣使命,人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二、“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中国梦”教育是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当代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读懂中国梦、科学构筑中国梦、不懈追逐中国梦,并且将这三个方面分别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结合点,让大学生真切感受、积极参与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在逐梦之旅中受教育、长才干,成为国之栋梁。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读懂中国梦

读懂中国梦,是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

“中國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出多重要时代特征。

1.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些指标体系,构成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2.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的和谐水平。党的十八大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这些和谐因素,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3.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升华为“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标志着中华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历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构筑中国梦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持续推进,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身肩负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三)深化实践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追逐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为之努力。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实干创新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实干兴邦。

三、“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初探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中国梦”时代内涵的教育

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梦”的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优势,加强“中国梦”时代内涵的教育。以护高专为例,高职院校在大一下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三节就是有关于“中国梦”时代内涵的教育,我们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设计教学内容,首先,为学生讲解“中国梦”历史发展,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其次,为学生讲解什么是“中国梦”,重点剖析“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最后,提出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中国梦?”,引发学生思考,不断渗透“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从而使大学生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与行,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推进“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育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要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一个平台,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以护高专为例,学校特别重视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开展“抓教风、促学风”的活动。在班级中开展以“伟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中国梦”“‘中国梦,我的梦”“践行中国梦,路在脚下”为主题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让“中国梦”融入每个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展各项校园活动,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唱比赛,一二九文艺汇演活动等,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三)以社會实践为主体,增强“中国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实现“中国梦”,说到底是要青年大学生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青年人只有脚踏实地地实干,才能把美丽的梦想变成光辉的现实。高职院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例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让学生们了解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对于这段历史,我们要永远铭记。大学生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

实现中国梦,青年正当时。一切有志于实现中国梦的高校青年学生,都应该扬帆起航、中流击水,在党的指引下把握方向、围绕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中书写璀璨篇章,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留下青春的脚印。

参考文献:

[1]姜恩来.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和途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3(6).

[2]李婧华.“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13(8).

作者简介:

任超(1983—),女,哈尔滨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