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7-05-09徐繁荣
徐繁荣
【摘 要】本文主要是根據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然后阐述了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更多教育者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发挥出自主学习策略的作用,从而促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 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66-02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很大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的责任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出现的问题
1.1偏重理论知识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多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很少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依然沿用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学生很少有锻炼的机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 对高中语文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而且因为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生无法掌握更多关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1.2以教师为主体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静静地聆听。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时,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而真正科学有效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传统模式的限制让学生无法充分展现自己,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倦怠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1]。关于写作教学学生接收到的都是理论知识,还有关于如何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技巧,对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虽然有一定帮助,但是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很少有机会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文章出现千篇一律、没有生气的现象。
2.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兴趣是对任何学习都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自主学习策略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同样需要学生的兴趣作为依撑。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的过渡时期,所以这个阶段培养的兴趣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高中语文教师也要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感想以及所见所闻,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写作学习中[2]。比如说写作题目是关于青春的话题,教师可以引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等名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要求学生就自己的青春故事写一篇作文,不限格式和字数,让他们自由创作,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2.2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
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授高中语文写作时应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并且要逐步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关于写随笔可以不限题材和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写作,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写作内容也可以不作限定,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将被动教学变为主动学习,让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实现全面发展[3]。比如说某堂写作课的主题是“想象与联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写作梗概。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以翱翔为例,先询问学生看到翱翔这个词会联想到什么,学生回答说会飞翔的鸟儿,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说这就是联想,那么你们希望自己也能变成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这是属于哪一种概念呢?学生就回答说是想象。通过对两个关键词进行分开解释,学生就能理解题意并展开联想开始创作,认为人应该像鸟儿一样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拥有立足之地,表达出他们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3.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得到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策略,促进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有效地展开。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习惯,还要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增强高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23(02):88-92.
[2]郑大杆.引导学生自我优化,激发学生自主潜能——谈语文课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14,17(07):25-26.
[3]潘富.创设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应一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13,14(0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