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5-09李秀琴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影长课外测量

李秀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课程的开设,使数学实践活动由课外进了课内。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所以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已经成为新课改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探讨。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工具学科;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的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是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条件。

数学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构成了一大矛盾。传统的概念教学在方式上以“告诉”为主让学生“接受”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其思维呈依赖性。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概念掌握的特点,进行了有选择的尝试、探索,发现运用以下策略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颇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做好思想动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现代高科技及尖端技术,都与数学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好多数学问题,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身边处处都是数学。激发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展,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1.1给学生讲述数学应用的典型事例,使学生认识数学实践的重要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经济落后国百废待兴,当代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尽快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改善人们的生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他的伟大发明——优选法、统筹法。“双法”在实际生产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取得增产、降耗、优质的效果。许多单位在基本不增加投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应用“双法”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工艺参数,统筹安排,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1.2用身边的事例来说明数学实践的必要性

“我们的学校占地四公顷,谁能告诉我,昨天早上的这场降雨降水量为40毫米,校园内降水多少立方米面么?学校新餐厅前面的两个花坛,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梯形,同学们能测量出他们的有关数据,计算出他们的面积么?”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为自己的正确的回答而兴奋不已。又问了犹如“你们家的院子占地面积……”等一系列简单有趣却又常被忽略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小问题。同学们大多数问题都能正确回答,因而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唤醒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

2 精心安排,巧妙设计

初中学生,由于一直处在相当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学习,见识面比较狭窄,动手能力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数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要提高一定“层差”学生群体性活动的适应性,教师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活动的多元性,设计有一定层次的数学行动,以适应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有符合初中生特点的可操作性。

2.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实施独立钻研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

首先根据学生的成绩,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使优、中、差生适当结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优差生合作互补,积极配合共同进步。每一节新课前,小组成员必须做好材料准备及新课预习工作,并找出重点、难点。引人竞争机制,开展小组学习效果展示活动,奖优罚劣,以便调动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激发学习热情。

2.2小心谨慎,科学管理

青少年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进行课外实践的时候,科学有效的管理,对实践的成败至关重要。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前一定要明确纪律要求,严格规定活动范围,具体合理地安排实践流程。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函数时,我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了课前准备任务:各个小组,自己动手,準备实践器材。

3 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总结,对学生积极引导,及时鼓励

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充分体现“在过程中学”的教学理念。

在利用“竿高与影长成正比”测物体高度时,让学生自主选定校内的一处建筑,或一棵树,测出它的影长,并且测出自己所准备的标杆的长度与影长,并注意做好对应数据的记录工作。各个小组回到教室以后,立刻汇报测量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让大家各抒己见,发表各自的看法与观点。有的小组选择了学校最高的物体——旗杆。在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学生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落在阶梯式的国旗台上的那部分影长怎样测量。到底是应该测量水平距离还是斜距离呢?同学们犹豫不决,最后通过观察、讨论和认真思索以后认为,测量水平距离比较合理。其他的小组也同样遇到了麻烦。测量树高的小组,面对偌大的树冠阴影,对测点的选择也费了周章。特别是测量教学楼的同学,面对偌大的一个楼体,不知如何下手,无可定夺。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据,逐步引导,最后达成共识:测量大物体的影长时,一定要顺着阳光光线的方向选择测量点,最好选择有明显特征点;例如房屋的拐角处、树木的树梢……

通过这件事使学生明白老一个道理:要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光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善于观察,勤于思索,还要积累生活经验和掌握技巧。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实践活动,在互相交往的合作中进行智力活动=给学生适当自由度的时间和空间,引导鼓励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见解及行为习惯,这些既可以培养学生活泼、开朗、英勇顽强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同时又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数学的实际运用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实践意识。

猜你喜欢

影长课外测量
“拐弯”的影子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利用相似形解决影子问题
测量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