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大学辅导员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17-05-09谈文毅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心理健康

谈文毅

摘 要:在大学教育中,辅导员作为和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者,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学习、更好的完成学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现实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管理,也成为大学辅导员重要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渗透教育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担负着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顺利高效的完成学业的重要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健康的心理环境等,也是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现实越来越复杂,问题也越来越多,加上大学生这一群体所承载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社会和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发展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和期待。这些状况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并且很难找到合适的渠道进行发泄和疏导,因此,面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辅导员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渗透和辅导,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灵环境。那么,何如更好的改进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质量和效率,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最为密切,这就使得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因此,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大学教职人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引导和督促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大学辅导员工作中,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辅导员往往习惯于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于学生学习出勤率以及学习成绩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不够,认为只要完成对学生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就算是完成了辅导员的管理任务和日常工作。

辅导员所抱有的这种管理心理,不仅会使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出现纰漏,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和隐患得不到及时的重视和发现,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疏导和教育,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管理现状,辅导员在展开管理工作时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纳入辅导员日常管理和教育的范畴之内,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时,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是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辅导员应该加强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的建构和知识体系的巩固和提升,不斷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课程的素养和教学技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育者有着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够通过对学生观察和谈话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等,及时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因此,大学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对于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大学辅导员很多都是来自于各个师范院校的,而在师范类院校中由于受到过较为专业的教育,使得这一部分辅导员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能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因此师范类学校毕业的大学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而对于部分并非师范类毕业的大学辅导员,则应该充分利用和把握岗位培训的时间,深入理解和挖掘这期间所讲授的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从而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辅导员应该加强对于自身的要求,以自身为例子和榜样,以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辅导员的感染和影响之下,激发学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疏导和自我排解,减少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在大学阶段由于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人的追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也不尽相同。面对这种状况,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具体心理需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化和个性化,避免采取“一刀切”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这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会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厌恶和排斥的感觉,使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不了实际的效果。

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辅导员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和辅导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勇敢说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扰,使辅导员能够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面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辅导员应该做到感同身受,在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心灵上的困境。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辅导员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是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水平,切实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