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

2017-05-09汤世会

速读·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用实际实效

汤世会

摘 要:数学教学中的务“实”是根据近年来小学数学新课程深入发展的要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而提出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学时要精心钻研教材,努力设计教法,利用教學媒体,把原本比较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抛弃课堂教学个别教师的一些不良做法。更文就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近了探析。

关键词:实际;实践;实用;实效

数学课以往常常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广大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兴趣与动力来认真组织、实施。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有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作为一名多年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际教学,我认为数学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采取以下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数学同时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便收集了许多带有百分数的商标,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其中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又如:我在教学《比例尺》时,便从一幅中国地图进行导入,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以以后的每一节数学课,特别是一些新授课,我都精心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并努力使数学与实际生活能完美地整合起来进行教学。由此这也成了我的一大教学特色,得到的同行的好评,家长的肯定。

二、注重学生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由此可见,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实践活动课”也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在我们的教学中。“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教材增设“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新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上“实践活动课”,不仅使我同样也使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同时也使我感受到所要面对的挑战性和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性。伽利略曾经也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数学知识从哪里来,就从我们的实践中来。即使有许多知识我们书本上都有,那也需要我们用实践去加以证明,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时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自己去释疑解惑,自己去发现知识,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又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自己来探寻圆锥体积的计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先让学生来猜一猜:你认为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可能有怎样的关系。有的学生猜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可能是圆锥的2倍,有的猜3倍,更有的猜4倍。我说:“你们通过怎样的实验才能自己去发现呢?”立刻有学生说:“只要把装满水的圆柱向圆锥里面倒水,倒几次就说明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就是圆锥的几倍”在得到我的允许后,同学们便三五成群,叽叽喳喳的开始做实验了。最后终于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三、讲究简单实用

目前,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又迎来了新的阶段。其中,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优美的文字无不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突破汽车轮胎的轴心为什么要装在圆心位置这一难点时,我进行了多媒体设计:当学生看到轴心不在圆心位置时,汽车开起来歪歪扭扭的情景时,大家无不捧腹大笑,教学效果自然明显。所以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使用一些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时,精美的课件往往使学生过多的关注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而忽视教学本身。并且,当教学中遇到偶发情况时,课件本身往往缺少应变,显得比较呆板等。

四、追求简便实效

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乃至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与低的惟一指标。邓小平同志曾经也说过:不管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管理方法,只要能发展我国的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都是好方法。教学也一样,不管是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利用什么教学媒体,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校间、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其中教研活动课始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少数老师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教学手段。有些数学课看似热热闹闹,但教学效果实则很差。外出听课多了,看到的不良现象也就多了。有时,老师为了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故意把隔壁班的优秀学生调过来。有时,老师为了不让或者少让学生出错,眼睛始终盯着其中的优秀学生,却冷落了许多后进学生。还有的教师甚至课前就已经预演过等。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数学课就再也不会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数学课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

猜你喜欢

实用实际实效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中职数学切实为就业做好铺垫
应用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园建设思考
浅析宜家家居设计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实用”外援主唱中超二次转会
浅谈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