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2017-05-09张祥彧
张祥彧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因此在进行文化基础学习的时候教育应该要更加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普通的高中教育的,它比较注重于培养人才适用于社会,所以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会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综合性学习事实上与语文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拥有一样的地位,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等,但是它们又都是以语文作为基础的。本篇文章就是针对于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进行一个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并且要认识自己、突破自己,而且还要敢于创新。它着重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且能够很好的整合知识并且将学习到的知识用在实践中。因此,自提出课程改革以及综合性学习,到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变得越来越重的背景下,学校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入手,然后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要做到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有能力自己去适应于社会,应用于社会。
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的现状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门改革创新中的研究性課题。毕竟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是主要角色,从问题的提出到思考探究到解决一个个难题到收获的经验教训,都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做,毕竟实际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自己的动脑能力以及在活动过程中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在学生看来,我们传统的观念之中语文教学都是比较封闭的、枯燥的、而且上课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脱离书本的。事实上,课本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来源,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传递信息的场所,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教育人才也需要有新的方式。当前语文学习的现状是必须要改善的,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中。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上真正的主人,而整个过程中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去探究,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沟通和合作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会感觉到枯燥、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去喜欢语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不只是强加给学生们知识,而是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然后再树立一个合适的理想,不仅如此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注重各门学科特别是和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是能够把各种知识整合然后牢牢的记在脑海里。
二、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主要是以书本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知识,因为不能很好的吸收就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是机械化,毕竟这样的方法不能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课堂是经常是老师一直在讲,直接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在综合性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语文的学习同样是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整体优化的。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有不能够完全的脱离语文课文的学习。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在学习的内容上面,不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语文知识,而是把眼光放宽,在和其他的学科如:数学、英语、地理等等进行联系。在学习方式上,不再是由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解知识,还有布置作业,而是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开展一些活动,然后在使用更加科学的学习手段,如:小组与小组之间、同桌与同桌之间的一起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的活动中可以学会交流、沟通,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在学习功能上,老师不再是单纯的追求教育的目标,而是开始注重学生自身的爱好、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毕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才可以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毕竟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的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殷静.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研究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武云敏,苏昌.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研究和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3):106.
[3]缪巧娜.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12):29-30.
[4]张学明.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