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校舞蹈教学中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2017-05-09周黔玲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舞蹈教学

周黔玲

摘 要:分析高校舞蹈课教学女大学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女大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并实施了新的教学方法及理论,为高校舞蹈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使女大学生舞蹈课向更优化、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舞蹈;教学;心理特征

在国内各大高校中,女大学生的比例持续增加,年龄一般在十八至二十三岁之间。对于女大学生而言,自从进入青春期之后,其身体形态、心理状态、行为特征、情绪个性等都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育促使女大学生可能容易出现好静、害羞、好清洁、胆怯等生理与心理层面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说,就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女大学生在舞蹈课程上容易产生了“站”、“混”、“溜”等不良现象,她们对于舞蹈课程也提不起学习热情。而本文将从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出发,探讨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改进女大学生的心态,提升舞蹈教育的教学效率。

一、舞蹈教学中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近年来,舞蹈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中的热门课程。舞蹈课程相较于其他大学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形式更加多样化,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展示优美的动作,以及文明高雅的精神风格,因此在高校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我们也发现女大学生在舞蹈课堂上容易出现胆怯的心理,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心理特点严重影响了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也使得学生无法充分感受舞蹈之美,享受舞蹈带来的益处。本文认为,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从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个方面出发进行探讨。

首先是女大学生生理层面的原因。女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身体形态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伴随着皮下脂肪的增厚,女大学生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那么身体的肌肉力量就会被减弱,整体运动协调能力会下降。因此当女大学生在舞蹈学习中,遇到一些对身体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要求较强的动作时,往往就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往往不敢自己主动去尝试学习。

其次是心理层面的原因。女大学生总的来说仍旧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的女生比较爱面子,自尊心又比较强,因此在舞蹈动作练习的时候容易敷衍了事,不够认真。特别是当男生在舞蹈课堂上主要邀请女生跳舞的时候,女大学生容易退缩羞怯。

二、舞蹈教学中改进女大学生心态的措施

1.结合女生的心理变化,多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能够及时明白课程的重要性。在舞蹈教育中,教师应当及时使学生群体明白舞蹈课程的安排是我国在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的大环境中所设立的重要教育项目,让女大学生不仅能够在舞蹈教育中享受舞蹈之美、音乐之美,同时也能够锻炼身体,在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层面都取得良好的进步发展。

(2)教师应当适时地与女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及时知悉女大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她们交流,知道以何种方式向她们灌输舞蹈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安排上,可以听取她们的建议,安排一些女大学生们更愿意接受的曲目和舞蹈,这样才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使得舞蹈教育工作在更加和谐的氛围中开展。

(3)运用音乐的感召力,提高学习兴趣。好的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将人们引入美的艺术境界。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通过音乐特有的魅力激发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情境的关键。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材特点,选择舞蹈的音乐就显得十分重要。如准备部分热身操的音乐时,一般是选择节奏感强的迪士高,但笔者改用我国民族音乐“梁祝”做热身练习,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劲头十足,练习认真,把动作、音乐、感情融为一体。

2.根据女生心理特点,采用启发鼓励式的教学方法

针对女生的心理特点,在舞蹈教学中采用多鼓励、少指责,多指导、少挑剔的教学方式,培养其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学习兴趣。

(1)准备活动应多做些女生愿意做的动作,如形体训练,手位、脚位的练习,柔韧性较多的练习。大部分女生对音乐特别热爱,多放音乐,增加音乐方面的知识,慢慢引导她们对舞蹈的重视、喜欢。

(2)刚开始上课采用男、女生分开站排、分开练习的方式,让她们敢于做动作,敢于参加活动,有了基本功、有了基础,便增强了信心,做动作也敢做。大部分女生记忆力非常好,对整体动作比男生做的要熟练,多让女生做示范,让她们在男生面前有表演的欲望,增强信心,慢慢过渡到个人的表演。

(3)学会舞蹈动作之后,先由老师带着女生练习,让她们体会到男生伴舞的感觉,有了第一次感受,慢慢对男生的羞怯逐渐消失,这时再不失时机地配上男生。有了前面的渗透和基础,女生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邀请,很快便在舞池中跳了起来。

3.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消除女大学生惧怕心理,达到教学目标

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既能检验教学效果,又能达到考核目的,是一项很好的科研课题。

(1)分组进行考核。先考核形体方面素质。因在舞蹈教学中每堂课都出现形体方面的训练,占整个课的20%左右,这是上好舞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都喜欢上,因此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出现,让学生都能接受,达到检验教学效果的目的。男、女生分为两大组,再将女生分成若干组,使她们不是孤立地站出来接受考试,以消除心理压力,减轻负担。教师则根据学生们在集体小组中的个人表现打分,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2)在表演中考核。在上述考核都完成的情况下,最后让全体都参加,共同完成考核内容,像舞会形式一样,大家在一起跳舞,完全不考慮考核打分的事情,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任务。教师在大家的表演中,根据每对选手在实践中的表现给予打分。这种打分真实地反映了每对选手的情况.既掌握了学习内容.又锻炼了实践能力,考核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戴平.针对高校女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教学[J].江南学院学报,2011.

[2]王克.王桂琴.高校学校体育舞蹈教学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舞蹈教学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冰上舞蹈搭档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和舞蹈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