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支架式教学法”提高小学生合唱参与度实践研究
2017-05-09钱莲萍
钱莲萍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无法理解一些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况,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已经开发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
2011出版的《新课标》修订稿中,突出强调了合唱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唱歌是人的本能,嗓音是最美妙的乐器,是每个人能够掌握的乐器。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礎,让学生能够在老师合理的支持下较好的完成合唱学习。笔者从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运用支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合唱参与度进行了实践研究,总结了策略如下
(1)通过无固定音高乐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节拍、节奏、力度、速度感。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音乐实践”,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用他们自制的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做一些简单的节奏组合,训练多声部的耳朵,如:
这样让学生一边打自己的,一边听别人的,合作着、有控制的拍打节奏,从而在合作中体验节奏、节拍、力度与速度。
再如:节奏游戏“狮王的好朋友”,狮王不小心掉进陷阱里,他的好朋友小鸟、小老鼠、小马、小兔要来救他。在游戏时,引导学生根据小动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和打击乐器来扮演角色,竖笛笛头、沙球、双响筒、小钹分别扮演小鸟、小老鼠、小马、小鸭,它们的脚步节奏型依次是X —、XXXX XXXX、X XX X XX、X X,在每种“动物”都“走”得很好,速度也较稳定之后,根据老师指挥动作(手势、语言),一种一种的脚步声加进来,表现好朋友一个一个出现,最后一起来到现场形成了四个声部的音响:
然后通过力度变化,速度的变化,表现远远地、近了、急了等情绪,以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紧密配合的演奏中,学生感到了多声部节奏丰富多彩,也锻炼了他们对声音、节奏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2)通过有固定音高乐器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
确定课堂必修乐器是竖笛,兴趣班和器乐队成员学习各种民族乐器。学生在学习竖笛的过程中,自然且快速的掌握了八个基本音的指法与吹法,在练习时,他们有意无意的都在听着这些音高,鼓励学生不仅会吹自己想吹的乐曲,而且也会唱一些简单的歌谱,通过固定音高乐器的练习,初步建立起了一定的内心音高概念,从而提高了音准能力。
(3)灵活运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音高位置和唱法。
要唱好合唱,首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运用各种不同的手势在身体前方通过不同高度来提示音阶中各音的高低和演唱方法,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更为直观、形象。它是进行音高、音准调整、交流的一种身体语言形式,对初步涉及唱名、模唱和声音程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形式。教师通过手势提示,能在不打断学生演唱的前提下,及时提醒学生的音高、发声的方法,较好的帮助学生把握音准,并体验和声效果。
如:我们用七个唱名给各小组取名,分别为“do、re、mi……”等音乐小分队,让学生记住自己小队的名字以及音高。游戏中根据老师的柯达伊手势唱出自己小组的唱名,进行长音保持,不管老师的手势怎么变化,其他小组的唱名有否加入,都保持自己的音高不变。渐渐的,单音、双音、和弦,三度音、四度音……孩子们很享受地感受着和声带来的美妙音响。
再如:在练习各音唱名时教师可以通过柯尔文手势变化的不同高度引导学生唱准各音,还可通过教师双手的不同手势指挥,在视觉辅助下不使用钢琴练习简单的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及二声部的练习,培养学生内心听觉能力与多声的协作能力。
听——用心聆听经典的合唱曲。聆听著名的中外经典作品,聆听合唱中音的强弱,聆听各声部的协和。聆听是学生学习合唱一项重要的手段,又是一味快速成长的催化剂,更是和谐、优美合唱的重要基础。
1.从经典中汲取营养
学生若没有一个良好的聆听习惯,缺乏对多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的经验,对于学习合唱的兴趣就不高。因此在学习合唱前,必须让学生学会认真地听、安静地听,带着问题去聆听。我们先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优秀简短、富有童趣的二声部合唱作品。如反复聆听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歌《眺望你的路途》,它用纯净的歌声感化、洗涤人的内心,让人对未来产生一种美好的向往,同时又可使人进入一种宁静、超脱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此歌曲结构相对简单,但在形式上更具有变化性和完整性。让学生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他们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听觉能力。这种聆听是培养学生合唱兴趣、提升学生合唱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2.从经典中寻找差距
有些歌曲有多种合唱版本,如《踏雪寻梅》就有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版本,通过让学生对比欣赏,可以发现歌曲表现力、声部的层次性、力度的强弱等都有许多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会明白何种形式更具魅力,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哪种状态。把学生演唱的歌曲《放学歌》与优秀合唱队的CD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表现力、声音穿透力、力度控制、歌曲情绪等方面的差距,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的歌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愿意去模仿经典的声音状态,在训练中就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
“卡农(Canon)”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卡农游戏深受学生喜欢。如“X XX”这个简单的节奏型,就可以进行卡农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节奏的拍击后分两组,间隔一拍先后进入,不受干扰地不断重复拍击。虽然是简单的节奏型,却很好玩。开始的时候,两个组的学生老是听到另一个声音便停下来,忘记自己的任务,或是和另一组一起变成齐奏。渐渐地,两个组的节奏会越来越不受干扰且互相协调,形成错落有致的二声部卡农。随着卡农游戏的深入,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组、四组等,并且增加不同的节奏型以及长度。
再如,歌曲《小星星》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极具童趣,形象生动的儿歌。学生耳熟能详,很喜欢朗诵和演唱。在教学中,可以和学生玩卡农,表现满天繁星的景象。
学生熟练准确地演唱歌曲后,利用合唱台阶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散站在不同位置,模拟天上的星星有高有低,有坐有站,形态各异。在演唱时要求各组学生间隔两拍先后进入,一直不受别人干扰地轻轻地演唱歌曲。此时,教室里充满了淡淡的、此起彼伏的歌声,形成先后错落有致的多声部音响,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美感,更是享受。有了这样的基础后,再由易到难选择歌曲,进行轮唱训练,提高学生多声部实践中的抗干扰能力。
支架4——有效律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身体的律动是音乐参与度的一个清晰、明确的标示。在演唱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动作让学生随乐而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或默写典型节奏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或跺脚。让学生感知音乐中一些细微的、特殊的变化时,如旋律中的一些装饰音、变化音等等,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手部小律动,如转手腕、用手指花圈等来表现。在学生跟着音乐用手部表示音乐时,他们是非常用心地在聆听音乐的,这是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最重要的前提。
如学习《船歌》,开始四个乐句是童声领唱,第二部分是齐唱,第三部分高声部用“啊”演唱,低声部用“啦”进行演唱,很容易分辨出有两个声部。优美轻快的前奏响起时,由一名学生按节拍有节奏地穿梭于同学之间,其余学生坐着静静聆听;当齐唱乐段出现时,所有的学生起立随着音乐表演划船动作;当合唱乐段出现时,单组学生根据歌词“啦啦啦啦”的节奏律动,表现活泼跳动的情绪,双组学生根据“啊”的旋律特点手臂左右摆动,表现优美舒展。此时,你仿佛看到两个声部的旋律在律动中成为看得见的画面。
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在律动动作上而是在音乐上,让律动表现旋律进行,让旋律行走在律动中。单组的学生和双组的学生面对面,一个站、一个屈膝,以律动表达旋律的高低;在音乐中互相表达、互相交流,学生会听到声部交汇产生的和声美。
运用“支架式教学法”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合唱度的实践研究,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了学生的能力。通过研究我们感觉到,国家提出的体艺“2+1”活动实在是一个英明的举措,我们应该借這一东风,督促学校加强艺术教育,大力提倡合唱教学进课堂,从而为学生终身喜欢音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