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2017-05-09骆菊英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骆菊英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文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其会对语文教学的质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提高其综合语言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71-0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写作教学应从小学抓起,以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果是目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几点作文教学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缺乏对社会的领悟能力,因此在写作时通常会出现没有写作素材的情况。为转变此局面,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直接的手段即为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1],保证其作文的字词句以及常用的语法均能准确使用,使其在写作的过程中措辞准确、语言流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多种形式拓展其语文阅读面与阅读量,从而丰富其知识储备,使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强化其基础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将优美的文字或者自己感悟较深的文字摘抄到笔记本中,也可以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感所想写下来,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指导学生将华丽或精准的辞藻记录下来,比如狼藉、蹒跚、颓唐等,让学生仔细阅读关于父亲的动作描写部分,从而促使学生在写作时进行有关的创作。

二、更新作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作文教学,不乏文本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让学生依据作文题目以及思路进行模板写作。该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难以使其将自身的思考融入作文中,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写作,对其作文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作文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将所想渗透到作文之中[2]。教师应尝试进行富有灵活性的情景教学,给予学生更多创新与思考的空间,倡导学生独立拟题进行写作,鼓励其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作文的质量。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来创设写作情境,首先由教师对情景类作文训练进行适度讲解,指导学生形成创作思路,使其体验到创作的趣味。比如,在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布置给学生的一道作文题目,即“我的母亲”,运用创新的情景教学法进行作文教学后,教师可将该题目改为“我敬爱的人”这一情景型写作练习,指引学生按照该情景自主选取题目与内容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实施教学,进而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捕捉创作靈感

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并非没有想法,而是不知如何阐述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从何处说起。作文教学的目的即让学生将其真情实感抒发出来,以文字的形式将其生活感触表达出来[3],从而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会表达。对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指引其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写作呈现出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心观察才能够将生活所见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灵感,进而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的过程同样是学生消化与应用语文知识的过程,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将作文课与学生的生活更好地融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魅力。避免使用复制化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相脱节。例如在进行命题作文“中国梦”的写作中,若学生单纯地模仿他人的作品进行写作,则无法写出优秀的文章,因为他人的中国梦与自身的中国梦是有差距的,而从这样的差距中学生会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与中国梦相去甚远。为了防止该现象的发生,使学生真正写出与其实际生活相符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应对中国梦进行适度解读,指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来理解中国梦,并立足于实际生活进行创作,从而使文章的质量得以提升。

四、转变评价手段,实施激励式评价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投入了精力,教师对于学生在写作上的付出应予以相应的肯定。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评价作文方面分化严重,仅将作文分为好与不好两大部分,通常对优秀的作文进行表扬,而对于较差的或不符合要求的作文予以批评。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许多学生因为怕自己写不好会受批评,而对作文课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其写作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避免学生自尊心受挫,语文教师应转变评价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式的评价,践行赏识教育。对于作文质量好的学生,教师可将其作为范文向学生展示,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而对于写作质量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态度予以肯定,同时告知学生其在写作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其在得到激励的同时也能够明确改进的方向,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在评价的主体方面教师同样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因为有时教师对学生的世界了解得并不充分[4]。因此,教师可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或者让学生自评,从而使评价主体更具多元性,并且能够丰富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学生互相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作为持久性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点滴,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从而更好地体悟生活,获取创作灵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增强学生对写作的热爱,进而提升写作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黎明.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西部皮革,2016(18):206.

[2]田洪波,张江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5(15):29.

[3]楚玉平.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6(04):125.

[4]庞洪慧.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中国教师,2015(S2):62.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