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09李世文

关键词: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李世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课堂情境、拓展学习方式的创建,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在信息技术日益深化的今天,必须借助其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40-02

一、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

在兴趣的推动下,无论是在思维活动方面还是自主学习方面,学生都会有良好的表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来为教学内容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讲解《秋天的雨》一文时,若仅从文章内容以及标题出发,来对学生进行通篇臆想的讲解和分析,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解困难和枯燥的心理。利用信息技术来针对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图片展示、录像及音乐播放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文中关于秋雨的声音、秋天的景色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无论处于何种季节都能够较为真实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进而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层次的理解。这不仅适应了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特点,同时也赋予了课堂教学更多的趣味性。再如,课文内容在涉及到长城、西湖、赵州桥、泰山等我国一些著名名胜古迹时,单凭对课文中数量有限的插画的欣赏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这些名胜很难产生美的感受,这就使学生在思想上难以与文章中对这些名胜美不胜收的赞叹产生共鸣,进而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通过课件设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与文章有关的动画、图像、文本等进行展示,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得到刺激,吸引其注意力,也能够从历史、地理等角度使学生在赞叹这些名胜美的同时对文章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

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积累知识、培养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拓展式学习,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奠定基础。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将集中了学生兴趣点的知识通过课堂演示文稿展现给学生,尤其是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进行《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讲解时,通过学习得知,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植物种子的传播途径。在这一节课中,在互联网模式下,可以从网上获取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使学生获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实现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课文是借助历史故事、自然科学原理、人文地理知识、日常行为规范等来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的,同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加灵活而又深入地实现了对课堂的拓展,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以大量的声、光、电等高科技表现手段,加上声、像视听信息以及三维动画,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变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给学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产生,使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语文的欲望。例如:在作文教学中,以往的作文课常常令很多小学生感到非常头疼,无从下笔。现在我们如果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日常写作教学中,将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灵活应用起来,就可以有效缓解学生作文不会下笔的困惑。语文教师可在作文课之前将与本节作文课程相关的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化资源整理、收集起来,将原本枯燥的题目和材料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课程内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世界,使学生能从这些信息化的材料中可以吸取多种营养,并经过自己大脑的不断充实和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通过这些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在小学作文课上,很难再看到学生皱眉头、咬笔头的情景,每个学生都精神抖擞、思想集中,这样就使语文作文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应大力拓展,注重多学科的交融和现代化设备在教学手段上的应用,使学生会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中提高学习效率,开阔视野。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为了给语文课程学习增加强大的生命力,开放语文教学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现代的网络环境内容丰富,信息容量大,而学生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是不可与此比拟的。在网络中,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爱好浏览各类文学大家、伟人、模范人物等的相关资料与作品,可以低吟长诵从网络中搜索到的精美诗词佳句,也可以把与所学课文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一个个小的资料卡片……例如:有些教师还带领学生制作电脑手抄报。这已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标志,电脑手抄报制作中,从文字的输入和选用,从艺术字的设置以及图案的选择等操作,都会慢慢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利用计算机给当天学习的课文和诗歌配画,引導学生做语文学习网页,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作文等等,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新课标所期待的。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作用,科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语文知识的内涵。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灵感,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途径,丰富知识视野,提高实践运用能力,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妮,张玲。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01):27-28.

[2]金晶。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173+254.

[3]张瑞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5(05):126-127.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