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7-05-09李俊华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李俊华

【摘要】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与合作方式,它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基于此,为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2-01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很多限制,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初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新课改提出的一种很有意义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合作探讨、交流为基础,注重课堂教学中学习自主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强化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并将该模式引入具体学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每个同学作为小组中的一员,都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彻底改变了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一言堂”模式。由于当前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合作意识很差,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不足。而小组学习模式提供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提高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遇到较为困难的问题时,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在我国因基础教育资源有限,直接导致班级学生人数众多,班级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传统授课制。这种教学模式常常会将太多的知识在短时间内灌输给同学,不能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及时吸收这些知识。一些学生由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常常会出现厌学心理,严重的影响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而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有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根据课堂响应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整体上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选择挑战性问题,让小组学习有必要

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到了小组学习中更是如此。学生必须从内心深处对这种学习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为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学习开展的必要性,从而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寻求合作途径解决问题。

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笔者请学生尝试解答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点O是半圆的圆心,点C和点E是半圆上的两个点,且AB⊥DC,AB⊥EF,OC⊥GE。求证:DC=FG。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构造辅助线,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小。对于该问题的求解,学生自然地想与周围同学一起进行沟通讨论。在相互启发之下,学生从解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两个角度找到了突破口(如图2、如图3)。原本无从下手的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找到了两种解法,学生深深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特意加大提问难度,运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触发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需求。当然,这些问题难度的加大程度也是需要教师进行准确掌握的。难度过大,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影响其数学学习的信心;难度过小,则显然没有借助小组力量进行学习的必要。选择“踮起脚尖能够到”的问题是比较合适的。

2.选择多样性问题,让小组学习有热情

有了热情,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遇到困难时,以坚强的意志予以克服。初中学生对于很多内容都存在好奇心理。因此,激发其对于小组学习的热情有多种方式。

例如,笔者在小组学习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其边长是1。现在将这个木块沿着地面从左至右进行翻滚,当其翻滚至第五个三角形时,任意一个顶点从开始到结束一共走过了多长的路径?这个问题中,结合了实际操作的元素,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新颖的。在小组学习时,学生先用纸片进行模拟操作寻找运动特征,再将运动过程抽象为图形予以表示(如图4),最终通过讨论发现,三角形翻滚一次,顶点方向变化120°,五个三角形正好组成了一个圆,求解思路瞬间明晰。

为了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热情,笔者常常适当增加课堂问题的多样性。这里所说的“多样性”,既可以指问题提出形式的多样,也可以指问题内容本身的多样。无论选择何种多样化途径,只要严密贴合合作学习内容进行,都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关注热情。

3.选择开放性问题,让小组学习有深度

为了实现有深度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常常将课堂讨论问题设计成具有开放性的内容。在这样的问题思路引导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灵动起来,使数学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开放性问题的解答难度并不小。但是将其放在小组范围内,解决难度明显降低。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多种思维可能性也丰富起来。开放性问题的加入,也给予了小组学习更加活跃的思维视角。

三、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改革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对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實施力度,以通过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研究的主动性与准确性,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鸿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6(33).

[2]王建会.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5(4):236-23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