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6年中美家园共育内容比较分析
2017-05-09刘书辉翟欢
刘书辉 翟欢
【摘要】为了解我国与美国家园共育活动已有研究结果,本研究收集2001-2016年中国知网和美国论文数據库中研究论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不断促进家园共育研究发展。
【关键词】中美 家园共育 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67-02
2001年以来我国和美国在家园共育方面取得较多成果,既有政策性宏观指导又有实证性实践研究。我国相继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性文件;美国相继颁布《良好开端,聪明成长》《早期阅读优先计划》《2007年改进提前开端计划法》《0-5岁教育计划》等法令。
一、我国家园共育研究结果
1.研究文献
家园共育文献以中国知网公开发表与家园共育相关的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在文献检索条件中点击“主题”,输入“家园共育”,检索年限定2001年至2016年,期刊来源类别勾选“核心期刊”和“CSSCI”,最终选择与家园共育33篇文献。
2.研究主题
(1)家园共育概念
根据已有研究“家园共育”的“家”是指幼儿家庭及所处家庭环境,“园”是指幼儿园教育人员及幼儿园环境;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利用丰富多样家园共育形式,家园双方共同参与活动,家长了解幼儿园保教内容、幼儿园认真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等。
(2)家园共育思想基础
思想基础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能指导实践活动开展。已有研究涉及家园共育活动思想基础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家园共育思想、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社会学互动理论、角色理论和重叠影响阈理论等。其中,《纲要》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理论为主要思想基础。
(3)家园共育活动影响因素
家园共育活动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家长和教师对家园共育中活动认识、教师与家长在家园共育活动中角色、家园共育活动内容及家园共育制度保障等方面。已有家园共育研究中家长和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双方合作对家长教育观念革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家园共育活动实施过程中,由于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家园共育认识具有片面性、家长较多关注幼儿在园真实表现、幼儿教师更多关注满足家长需求等致使家园合作工作表面化现象严重、家园合作中家庭与幼儿园责任不明确、家园共育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行之有效家园共育保障制度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家园共育活动开展实施效果。
二、美国家园共育研究结果
1.研究文献
家园共育研究论文以美国数据库公开发表与家园共育相关论文。在文献检索条件中点击Article titles,输入preschool,kindergarten and famil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检索年限定为2001年至2016年,最终选择与家园共育密切相关50篇文献。家园共育论文研究分布多元化且数量分布不均,早期儿童研究季刊的论文数量所占比例最大,美国教育研究杂志、教育评估与政策分析、教育政策等论文数量较少。
2.研究主题
(1)家园共育概念
已有研究者并未对家园共育概念进行划分和界定。美国研究者对家园共育概念有两种取向:一种倾向于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另一种倾向于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对幼儿相互影响。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是指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支持;家庭和幼儿园相互影响是指家长与教师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既可以使幼儿园教师得到更多来自家庭参与和支持,又可以使家长得到教师、幼儿教育机构专业指导。
(2)家园共育思想基础
多样化思想基础为家园共育活动开展提供指导作用,家园共育已有研究涉及主要思想基础有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理论、爱普斯坦重叠影响阈理论、家庭压力理论和已有实证研究结果等。但是,家园共育研究者以已有实证研究结果为思想基础借以开拓新研究视域。
(3)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支持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亲子关系、经济收入、家庭压力、教养方式、家庭第一语言、父母期望等。在家园共育的项目研究中,研究者关注多样化家庭环境,尤其是幼儿处于弱势家庭环境,如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第一语言为非英语的家庭等。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支持主要体现在家庭为幼儿阅读、语言、健康、情绪、幼小衔接等提供情感支持、认知环境、教育技能等方面。
(4)实证研究指导家园共育实践活动
家园共育研究数据来源“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t Centers Program”、“Early Child Care and Youth Development”、“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ECLS-K)Kindergarten”等研究项目,采用纵向研究、实验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家园共育研究结果对实践指导体现在:①为幼儿教师指导家长提供支持策略,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能力;②为幼小衔接提供幼儿阅读、语言、性格、成绩等积极研究结果,提升幼儿入学适应性;③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提供有效性支持,促进家园共育相关政策改革。Margaret Caspe研究发现家长作为教育者,父母的阅读观念、亲子阅读与幼儿的读写能力有关。家长和孩子采用(abridged-storytelling style)省略性讲故事方式,这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语言交流机会,幼儿在测验时读写能力得分表现最高。Susan Sonnenschein研究表明阅读时情感交互对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很重要;Gadsden认为,政策关注以及联邦授权和儿童早期项目联邦资金对低收入家庭参与家园共育活动以及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有利。
三、结语
通过我国和美国家园共育活动研究论文内容分析,两国研究都明确了家园共育对促进幼儿发展以及提升家长育儿能力有重要作用。相比较之下,我国家园共育活动更关注利用家庭、幼儿园优势资源进行合作,关注家园共育活动影响因素,以《纲要》和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生态学理论为主要思想基础。美国关注的是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支持,家庭和幼儿教师之间合作,以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生态学理论、爱普斯坦(Epstein)重叠影响阈理论以及实证研究结果为思想基础,关注实证研究对家园共育实践活动指导作用。我国要秉持开放、借鉴、务实原则,一方面完善家园共育相关制度建设,保障家长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保障经济投入,鼓励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参与家园共育研究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促进家长育儿行为、合作行为的提升,在研究过程中促进幼儿教师为家长提供具体、有针对性指导措施,在研究过程中促进家园共育活动实施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闫灵麟.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研究—以禅城区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刘爱云.H省A市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Margaret Caspe.Low-income Latino mothersbook sharing styles and childrens emergent literacy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09(24):306–324.
[4]Susan B.Neuman,Developing Vocabulary and Conceptual Knowledge for Low-Income Preschoolers[J].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2011,43(2):103-129.
作者简介:
刘书辉,女,1989.04,河北邢台,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16000,研究方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教育教学,硕士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