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7-05-09郭美红

关键词:教学误区改善对策初中语文

郭美红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各行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从义务教育入手,当下的课程改革也在逐渐加快脚步。在初中教学中,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相对来说,学生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接受程度比较好,但是当下的教学模式中,也仍然存在着许多教学问题。本文结合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针对初中语文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希望可以从根本上将初中语文的教學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误区 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54-01

语文是向学生最直接展示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风俗的学科,因此语文的教学在初中阶段就非常重要,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语文书本中蕴藏的文化。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教育,不能够仅仅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更要积极地弘扬我国的传统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仁义礼智信”,这种思想上的教育会伴随学生度过漫漫的人生旅程。抓好语文教学,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在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也可以懂得尊重师长,虚心学习。

一、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分析

在我国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保证课堂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院方及教师会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但是往往这些教学计划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好,与理想结果存在着许多的误差。在初中院校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新鲜血液,还有许多资历颇深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深入浅出,让课本知识更加浅显易懂,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也让学生感到无聊和没有新意。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课本内容也会让老师失去了与学生互动的兴趣,大多数教师采取的就是填鸭式教学,以强行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教学模式多年不变,让学生感受不到小书本中存在的大乐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教师因为学生的态度不端正而失去了开发新模式的兴趣,学生也因教学模式的死板而逐渐地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导致在课堂中,气氛略显沉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根本不依照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来进行教学,而是利用网络的发达,而敷衍了事,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也无法扎实地掌握知识。

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陈旧之外,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在意,单单是为了让学生应对考试而进行知识传授。这些教师根本意识不到语文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也忽略了语文中所具备的属于我们国家的独特的韵味,也会让学生失去文学素养,只是将答题方式熟记于脑,而忘记了将语文的魅力铭刻于心。这样的话,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内容中去,无法意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薄弱点,进而就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教师选择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为了让学生片面地提高成绩,可结果却适得其反。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想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可能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得当,会导致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严重者还可能产生厌烦情绪。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已经太过陈旧,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机械的接受语文教育,而不向大脑中输入知识,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只会死读书,不会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

二、改进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对策研究

针对当下的教学情况,不难看出,要想解决当下初中语文中存在的教学问题,那么主要的方向就是从教师入手,首先就是要将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之外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一下教学质量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并判断哪一种模式更加适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只有制定正确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具备非常强的分辨能力,不能因为要改变教学模式,就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做到取其精华,将新型模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制定符合学生的独特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最主要的就是点燃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不断满足学生对与语文学习的需求。总的来说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思想,开展多元化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因此如何让学生接受语文知识则是最重要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迎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适应课堂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的同时,还能保证正确的学习方向,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型的思维模式。

很多初中学生在思维模式上还不具有创新型,考虑问题的方式还不是很独立,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定时地设计不同的创新型活动以及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遵从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开发大脑中潜藏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学生踊跃地发言,陈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对于一些在课堂中不善于表达的同学,教师要积极与这类同学进行沟通,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来让他们发表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的看法。在课堂之余,学校也可以开展实践类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日后能够独立的完成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误区,只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心态以及道德素质,就能够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现有资源,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制定最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享受学习并且爱上学习,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了解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及培养自身的优良品质,在将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春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35):37.

[2]李亚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94.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改善对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