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的特色
2017-05-09王保
王保
摘 要:黑非洲雕塑简洁、明快,富有强烈节奏感;希腊雕塑那种结构准确,造型逼真优灵的表现手法;中国古代雕塑具有凝重、厚重、博大的气魄以及对线的注重。这些不仅表现出了它们的差异,而且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雕塑的特色。由于中国古代雕塑博大精深,因而我仅从一些方面谈一点特色之处。
关键词:中国;雕塑;特色
中国古代雕塑的题材特别广泛,人物、动物(包括想象、虚构的动物)、自然山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生活场景、乐舞戏剧表演等等在雕塑中都有体现。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上,人的中心位置没有西方雕塑那样突出,但人物也是最多的,却相对不那么特别醒目。中国古人将自然山水引入雕塑中,这在世界雕塑史上是奇特的。如唐代的山水明器雕塑、游山群俑、杨惠之的“山水塑壁”、郭熙的“影壁”、小型工艺性玉雕、木雕、竹雕、果核雕等对自然景物的表现,寺院及其它建筑中大量的以山水风景为内容的悬崖、壁塑等。可以说,凡是中国造型艺术所可以表现的内容,在雕塑中几乎都可以找到。 中国古代雕塑在取材上的自由、大胆、不拘泥于某种特定表现对象的特点并不是偶然的。中国人重在人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实现。中国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言”的所谓“三不朽”,追求的是人的精神品格在实社会中的实现,而不是脱离了社会伦常追求个人的永生。佛教传入前,中国人的宗教观相对较为淡漠,偶像制作和崇拜不发达。拿道教来说,道教原本不造像,主张:“道本无形”,“道无形质”。敦煌本《老子想尔注》中说:“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象也。”直到佛教传入后,道教受影响才开始造像。中国早期神抵形像少,偶像崇拜风气不盛,是人像雕塑相對要少的重要原因。在世界其它民族中,人的形像占突出地位的常常就是在早期的人形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雕塑能体现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领域中,“气”是一种总的精神状态。“这种总的精神状态,可以表现为某种色彩,我们称之为气色;可以表现为某种节奏、某种韵律,我们称之为气韵 ;可以表现为某种动向、某种动势、某种趋势,我们称之为气势。正是这种总体精神状态的把握,才有了自始至终、贯穿一切的内核。”滑田友先生曾经总结说,中国古代雕塑的真谛是“气韵生动”和“一气贯通”,“在一个雕塑的复杂形体中,需要有几个主要的线,组成气势的关联和变化,尤其在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时更为显著。“气韵生动”在雕塑中就是组织结构。换句话说,就是要“通体贯气”。中国哲学中,从观物于时空到立象于心理,进而取意认识,升华为境界,无不显示着哲学思维取向与艺术辩证法的互动与感应。“人和自然和谐统一”在中国古代雕塑中体现的很好。中国古代雕塑常常采用“因势象形”的办法,因此作品能保留有许多自然意趣,如在石块的天然造型的基础上,略加雕琢,便能十分生动、传神地表现对象的神韵,收到较好的写意效果。
中国古代雕塑能鲜明的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雕塑正好可以成为我们动态地把握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参证之一。相对于文献资料,它更直观、更不加掩饰地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这个意义讲,一部中国古代雕塑风格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部民族文化精神的嬗变史。这样,就使人们找到了将雕塑风格与民族文化精神联系起来的联接点。秦汉时代的雕塑风格是严峻的风格,是阳刚之美的风格。秦汉俑马、墓前石雕从整体上看,也许远不及后世那样精巧、细腻,而以拙重、粗犷为特色,然而正是这种“客观简朴性”,成为了秦汉时代文化精神的象征。秦汉雕塑,就是先秦这种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顽强精神的延续。秦的十二金铜巨像、力士孟贲像的思想基础,也就是排列齐整、声威雄壮的秦陵俑马所要表现的精神。 汉高祖“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苍劲的诗句表明汉代文化精神就是在这种激越、高亢的基调里行进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汉的文化精神与雕塑风格达到了高度和谐,二者相得益彰。雕塑艺术以力量、气势、体积恰当地表现了这个征服自然、征服物质世界、开拓空间、占据空间的时代。这种合谐是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的。 如果说秦汉时期人们在文化精神上表现出来的是慷慨激昂、努力奋发、以图有所作为的话,那么南朝时期则以任其自然、隐匿山林、蔑视礼教法度、崇尚虚静无为、讲玄清谈为时尚。因而庄子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这一时期在雕塑中出现的“秀骨清相”的风格从艺术上看并不是没有积极意义的。它意味着民族感性心理的丰富。在形式上,也较之前代的雕塑显得细致和讲究,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正是由于风格上的分化,为中国古代雕塑在下一个阶段形成新的统一风格奠定了基础。历经了数百年的分裂和战乱,到隋代,中国又重获统一。在雕塑上,经过隋代的过渡,南方风格与北方风格统一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艺术趣味合流了,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融合了。这使得唐代雕塑又呈现出新的、统一的时代风貌和格调。这种新的统一风格以盛唐最为典型,这就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理想的风格”。
中国雕塑的历史直接影响到它的现在和未来。清代以后,中国雕塑的传统中断了,导致中国当代雕塑有一种无根的烦恼。西方舶来的雕塑形式无法满足中国民众的审美需要,特别是如何在当代雕塑中体现出民族的个性,如何面对中国人的生存现实,表达当代中国文化声音。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