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09梁艳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程序设计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iPad及网络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微信在教学中发挥的优势也日渐突显出来。本文基于实际教学中的需求,分析微信所具备的优势,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制定与实施。

【关键词】微信教学平台 教学资源库 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26-01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运用移动通信设备实施教学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当每个大学生把眼球都集中在手机、iPad等便携设备上的时候,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与不断增加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解决此矛盾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改革方面。混合式教学是由传统课堂转变而来的、整合了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的教学范式,它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网络化或数字化教学的优点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微信作为一种即时通讯服务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它已成为在校大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平台和沟通交流方式。目前,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微信这一手段补充混合式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制定与实施。

二、C语言课程教学瓶颈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密切的计算机课程,培养学生规范的程序设计风格,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初步具备编程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解决相关专业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基础。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各高校教学改革及转型需要,对基础课程教学学时进行了压缩,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一般都在56学时左右,学生在学习是普遍感觉到压力较大。

第二,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普遍较慢,学习积极性不高,且课堂教师讲授已无法满足本课程的要求,也不能兼顾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如何扩展课堂教学,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成为提升本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三,当前课程的教学互动模式主要依赖网络精品课程平台,无法及时将更新推送给各个用户,学生需要登录到网络教学平台才能了解本课程的更新内容,这样就受到了时空的限制。

三、基于微信的教学资料库建立

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方便学习的教学资源库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关键,对于微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我们课题组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是教师授课教案(主要是PPT课件),并按照学生手机的浏览模式进行设计,其内容是课题教学内容的精炼版,方便学生预习并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教学视频制作,将每节课的教学难点的讲解录制成微课程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配以真人讲解和动画演示,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学习。3、试题库建设,围绕每个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测试习题,每个测试卷的设计以短、小、精为原则,题量不超过5题,每次测试不超过五分钟,每一个小测试针对性强,并保证测试的准确与及时。从2015年开始,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教学课件PPT制作共28个,制作微课程教学视频75段,设计微测试习题56套。

四、基于微信的教学实践

本教学团队在2015年开始连续3个学期在6个教学班进行了基于微信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取得了教学的效果。其实施过程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预习。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将下一次课的授课教案发送给学生,学生自主预习和思考要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对于此部分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教师发送的教案应该选择学生最易于接受、最方便学习的形式,经过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将授课的PPT做精简,并制作为竖版格式,重点的地方配上语言讲解。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由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学模式是一般采用的是先将后练,学生一般都是在做验证性的实验。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采取小组讨论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又增进生生、师生之間的双向情感交流,增进了团体向心力。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后即时发布试题进行测试,并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并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阶段是课后复习。针对学生上课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疑惑的问题与他人分享,共同进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总结,改进教学内容。

五、结论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将微信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法和平台,可以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分享知识、及时交流、互动教学和针对性教学。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微信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运用线上线下、实体课堂与虚拟微信课堂、传统讲授与翻转教学等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将是广大高校教师致力于探讨研究的课题,我们课题组将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现有的平台,进一步将微信和教学相结合,让微信这个平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筱萌,蒋静,吴杰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生网上讨论的成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5):21.

[2]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4]王启云,刘王哲,陈清 微信对高校教师应用于教学的启示[J].新媒体研究,2015(8).

作者简介:

梁艳,(1963-),女,辽宁丹东人,辽宁科技学院工程实践中心教授。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库程序设计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的研究与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OBE理念下基于Greenfoot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