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途径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2017-05-09杨伟青

关键词:教学途径新课改小学英语

杨伟青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火热进行,探讨新的教育模式成了最前沿的课题之一。“导学互动”,“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兴趣教学”等等观念的提出无疑为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本文参考新版人教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为新課改后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途径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20-01

小学英语课程是英语科目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对英语的兴趣,对英语的认可度大多取决于小学阶段的学习。特别是在新课改后,借着课改的“东风”,英语课堂也应该开发出一类适合如今孩子的新理念教学模式。将孩子作为课堂教学节奏的主导,提高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英语课堂从教条式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学习氛围的构建

在新课改之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几乎是一言堂,也就是一堂课只有老师在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孩子的接收能力,死记硬背然后听写检查,单词拼写,语法训练一般是照书来的。在这种课堂中学习的学生首先心理会有一些压抑,另外枯燥的教学方式也不可能让学生的精神力多集中。而在新课改后的英语课堂,[1]首先的第一点就是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就像在“导学互动”模式中,教师的导是引导,指导,学生的“学”是自学。组建学习团队,设定学习目标,大体掌握课堂节奏给孩子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英语不应该是“哑巴英语”,不但要懂语法,会书写,会背诵,也要会说,会讲。英语科目作为语言类的课程必须要和学生周围的一点一滴结合到一起,情境对话可以小组表演,单词拼写可以尝试中文翻译造句,阅读理解可以作为演讲题材比赛,作文则是一场难得的竞技。将分数转化为小组间的比分,将个人成就转化为三四个人的团体荣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从小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成长最快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有的好奇心是这个阶段学生最鲜明的特点,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东西。尝试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借用小学生对未知的兴趣,让新课改后的小学英语课堂迸发出新的生机。在人教版[2-14]英语课本中涉及到了数字和“do you……”的概念句式,可以引入游戏活动使得教学课堂富有生趣。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设定一个教学情境,让几组小学生扮演小蝌蚪找妈妈的剧情,选择一位学生作为迷路的小蝌蚪,其他几位扮演青蛙,螃蟹,乌龟等动物,在寻找妈妈的途中利用“do you ……”句式寻求帮助,最后找到妈妈。这种方法不仅将英语和熟知的童话故事结合到一起,还锻炼了孩子的开口能力以及对英语的趣味性。其实对于此类的游戏还有很多,但是需要注意,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范畴,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知识一定不要予以越界。[2]

三、小组练习,团队合作

小组合作模式是新课改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类教学模式,一般通过三四个人组建的小组之间的合作,协同完成问题或教学课题目标。在团队模式中孩子可以学到互帮互助,同学交流的技巧,同时个人荣誉感上升到团队荣誉感也会对个人产生督促作用。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时候也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孩子的责任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还有这样两个句式“I like……”和“Who is……”,在进行这两个句式的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深刻考虑到小组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孩子将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的家人在一张白纸上画下来然后互相交流,既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最后通过小组间的演讲竞赛模式锻炼学生的演讲口才和英语句式掌握能力。

四、中英文化比较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一类语言学科,它必定有着文化上的差异,这一点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孩子们逐渐灌输。小学的英语作为初高中英语的前沿基地,用来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再好不过。如同汉字一样,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大多是通过语言的,所以只有在相当纯正的英文化环境中,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在课改前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学模式仅仅传输了英文的知识,语法,单词,句式等等,而没有详细描绘出伦敦的繁华,自由女神像的神圣,城堡的神秘,绅士的言谈举止,骑士精神……在中国的问候通常以吃没吃饭,天气真好,你真好看为话题的开端,而在英国则是“嗨”,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遇见熟人会问一句你今天忙么,呦,在忙什么呢等等。这些文化是和孩子们从小接触的中国文化不一样的。甚至还有一些中英交谈时的文化尊重禁忌,比如接收礼物时美国人往往会当着朋友的面把礼物拆开,中国人则会含蓄的等客人离开后再拆开。[3]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仅要引导课堂的节奏同时也要注意氛围的构建,比如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观看英文电影和英文对话,英文故事广播等等。让学生在接受英国文化的同时学习英文,理解英语和汉家文化的差异,在潜移默化中学好英语。

五、英语教学中的课外活动

英语作为语言类科目,只有在互相交流中才能将其渐渐融入学生的衣食住行之中。通过精彩有趣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兴趣,释放学生的活力。书本毕竟只是书本,课内的知识一般都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多举办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漫画大赛,让学生们上黑板画漫画然后用英语做对话注解,比赛哪一组的成果最完美;英语作文大赛,使用英语写作文,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篇文章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演讲竞技,培养学生的口才能力,讲故事能力;英语电影读后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领会英语的艺术;一日英国人,选择一天,在这一天全班的学生只能说英语用英语进行交谈,体验一天做英国人的感觉;英语美文分享,每天午休之前轮流推荐美文阅读分享,领域英文中优美的句子等。以上课外活动的举办可以让学生在回忆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效率,拓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英语语言的艺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六、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的教学在新课改后有着宽阔的改善空间,比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的“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将习题作为信息反馈的“反馈式”练习等等。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从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天性,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的特点入手,发展团队模式,建立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目标,相信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探索中一定可以让英语的课堂充满新时代的气息和生机。

参考文献:

[1]鲍国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索[G].2016-05-15.

[2]赵智勇;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个案研究[G].2017-02-15.

[3]王娜婷;吕纬纬;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G].2016-06-27.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新课改小学英语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