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的名义
——山东抗日根据地反腐败综述

2017-05-09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贪腐根据地抗日

□ 陈 晓

以人民的名义
——山东抗日根据地反腐败综述

□ 陈 晓

文艺与时代同行。这段时间,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稳居“霸屏”地位,受到各阶层观众的喜爱和追捧。除了剧情跌宕、表演精彩,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了当前中国高压反腐的决心和实践,顺应了当前反腐败的民心所指和所愿。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反腐败从来就不是现在才火起来的词。从严反腐,山东抗日根据地档案版本的《人民的名义》早已上演。

腐败,有滋生的土壤

抗战期间,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全国唯一以一省为建制的根据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战最前沿和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有阳光的地方总有阴影,虽说风清气正是当时根据地的基本政治生态,但贪腐却交织其中,主要原因有这几个:

首先是物资严重匮乏的时代背景。抗战期间,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生产力的不发达,战争的供养加上灾荒,造成物资极度匮乏。面对那样的时代背景,党员干部面临的考验,如同饥饿的人面对面包的考验。当时的贪腐,除了钱之外,就是柴米油盐,日常生活化色彩浓厚。

其次是历史遗留及国民党的影响。腐败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颗毒瘤,到抗战时期,这一影响依然不容小觑。同时,抗战期间国共二次合作,国民党制定“限共、防共、溶共、反共”方针,使我们党的有些干部开始腐化堕落,滋生了贪图安逸享乐的思想。

再次是党员队伍急剧发展带来的成分不纯。1938年,山东各地党组织按照中央指示大量发展党员。党员队伍急速扩大,混进来一些阶级异己分子、投机分子,甚至托匪、叛徒、奸细分子, 这部分人严重侵蚀着山东党的肌体,成为贪腐的易发高发人群。

还有,基层干部待遇与管理存在问题。根据地实行的是供给制,但供给对象主要是县级以上干部及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乡村干部基本无权享受。同时,基层财物管理不规范。这些原因都为意志薄弱干部的贪腐增加了可能性。

反腐,必用重典

1940年7月,山东省临参会和山东省战工会成立,标志着山东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民主法制建设从此得到长足发展,反腐倡廉法制建设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先,立法突出一个“严”字。1940年8月,省战工会颁布的根据地宪法性文件《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中,将“力戒浪费,严惩贪污分子”作为一项重要的革命纲领。根据地还制定有专门惩贪的单行法规。1940年12月3日,《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出台,共九条十四款,将贪污列为重大犯罪,对贪污罪的界定及适用人员、量刑标准、惩处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其惩处之“严”,令人惊叹。

其次,范围突出一个“全”字。根据地对反腐的配套法规非常全面。针对根据地党政军民的生命线——粮食,1943年8月1日颁布《山东省惩治贪污公粮暂行条例》,重点打击贪污粮食粮饷者。在对干部的教育管理中,特别重视反腐倡廉,先后颁布《山东行政人员奖惩暂行条例》《关于严禁贿赂的决定》。针对掌握财物的重点岗位、重要人群,制定了一系列财经类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逐步实行统一的财政收支(包括公粮收支)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审计、会计、金库、粮票、检举制度等,使其逐步走向正规化。1942年6月,《山东省审计暂行组织条例》总则指出审计制度制定初衷:“为保证财政制度之执行,防止贪污浪费,在各行政区设立审计处,施行财政上之司法监督。”

最后,规定突出一个“细”字。1940年11月7日,《关于招待费及菜金马干费的决定》规定:“凡我各级机关、部队、团体间之人员相互往来,不得报销招待费。”“如遇统战来宾及其他特殊情形必须开支招待费时,每人每餐不得超过四角。”“因公往来,必须携带菜金;有马匹时,携带马干费。”1941年10月8日,《山东省各级政府用费开支标准》对公杂费、预备费、津贴费、临时费、菜金、粮食、招待费、会餐费、被服标准、鞋袜标准、医药费等规定之详尽、之严格令人叹为观止。1940年12月12日,省战工会《关于年节费的规定》指出:“今年年节费规定各机关、部队、团体每人一律发五角,其过年会餐(请房东)每单位不得超过十元。”

反腐,多管齐下

反腐,不仅需要法制,还需要法治,需要全面从严、多管齐下。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鉴于广大人民群众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深恶痛绝,山东抗日根据地及时顺应民意,以人民的名义,对贪污腐败分子做到了令出法随,严惩不贷。1942年6月6日的《大众日报》报道了鲁南行政专员公署对费南县二科仓库主任王俊德案和费南县秘书处军用代办原股长案处理的情况,“经民政科详查案情后,二犯皆自供不讳,乃依法追回贪污款后,并处以死刑”。

依靠群众,强化监督。毛泽东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反腐亦然。山东省各级参议会就是广泛代表民意的机关,其职责主要有四方面,其中一方面就是从政府内部监督政府、军队及各团体,检查其贪污及渎职情况。这种权利在根据地得到了切实的实行。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的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1943年9月9日,《大众日报》刊载《毛主席电贺省临参会望敌后军民再接再厉,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内容是毛泽东于9月1日复电致贺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的原文。在电文中,毛泽东高度评价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坚持敌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为民族伸正气,为全国做榜样”;在各级党的组织体系中,健全党的群众工作委员会,定期检查群众工作,发动反贪污、反坏蛋、弹劾贪污腐化区村长等斗争。

找准重点,狠抓基层。既然腐败的主体在于基层,那就从基层下手。一是按照模范支部、一般支部、较差支部三种类型分类分层改造农村支部,使中农成分党员占绝对优势,保持支部的纯洁性。二是按照“三三制”原则改造村政,强化监督并完善整理村财政的方法,压缩贪腐空间。1942年5月30日,省战工会《关于统一村镇财政及人民负担的决定》中规定,每个行政村设立财经委员会,监督检查本村镇财政粮食之开支,定期结算账目,向村民公布收支情况,并编造概算及报销事项,同时,明确了账目清算和公开方法。《山东省第二次行政会议财政组总结报告》指出:“清河去年整理了55个村,清出贪污款八万余元,粮食二万二千余斤。滨海去年281个村子不完全统计,共贪污款630491元,粮76139斤。”

《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

反腐,不会停歇

歪风不刹,清风难兴;邪气不除,正气难彰。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对腐败的从严打击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地内的政治生态呈现一派风清气正的景象。

三年整风起到塑风正气的作用。从1942年春至1945年春,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党内整风运动。通过开展整风运动,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克服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从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进行了一次清理,纯洁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拒腐防变的能力。

大生产运动在根据地风风火火开展。为减轻人民负担,山东党政军积极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组织机关人员和部队指战员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优化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工作作风,更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改善了军民的物资供应,为最后抗日战争大反攻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在根据地盛行。1943年10月,《大众日报》报道了政委会主任委员黎玉个人省吃俭用的计划。在领导的带动下,根据地从上到下形成了“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的过紧日子的信条。

贪官少了、腐败少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有大的改善,党风清正、民风纯正。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反腐取得的成效毋庸置疑,但只要有腐败,以人民的名义,反腐败永不停歇。

猜你喜欢

贪腐根据地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贪腐搭档落马记
抗日英烈马威龙
爷爷的抗日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