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长颈鹿站牌”太任性“链条式造假”须警醒
2017-05-09碧海风
□ 碧海风
第九十八回“长颈鹿站牌”太任性“链条式造假”须警醒
□ 碧海风
近日,有网友称四川省简阳市的公交站牌太高,“是给长颈鹿看的”,并附了一张站点密集的站牌图片。经有关记者走访发现,该市内的两种公交站牌一种高约2.6米,另一种高达3.48米;一些线路30多个站点挤在宽约40厘米区块,市民抱怨“站牌高,字又小,想看清楚真的很费劲”。
毫无疑问,此等高度已经超出了一个中等身材男性最佳的视线范围,更别说视力不好的老人、近视患者以及身高偏低的女性、少年儿童了。即使是姚明来了,3米多高的站牌恐怕也会让他看起来很费劲。所以,网友说此类公交站牌“是给长颈鹿看的”,一点儿都不夸张。
当地公交运营企业负责人解释,站牌的下边缘高度保持在2.2米上下,“以防止行人撞头”。看来,运营企业用心良苦将站牌高竖,是为市民的安全着想,但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当一块块站牌高得令人仰望时,那就完全走到了设立公交站牌初衷的反面。
随着“长颈鹿站牌”的“走红”,近来,“蹲式窗口”这个词也成为公众吐槽的焦点。
不少看过热播剧《人民的名义》的观众,一定会对光明区信访局的低矮窗口留下深刻印象。剧中,贪官丁义珍为躲避上访群众,故意让人将光明区信访局的窗口设计得很低,使得上访群众叫苦不迭。如今,光明区“蹲式窗口” 有了更多现实版:据媒体报道,郑州社保局办事大厅一窗口柜台设计“不高不低”,让办事市民“站立不安”;在湖南株洲,由于火车站派出所的制证窗口太过低矮,距离地面仅80厘米,办事群众不得不蹲在地上咨询;辽宁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福建惠安中医院等医院也存在着此类现象,网友抱怨“窗口过于低矮,给患者造成很大不便”……
诸如“长颈鹿站牌”此类任性设施或服务场所的出现,委实让人啼笑皆非。其实,只需亲自试用一次、体验一下,设计者或主政者就能发现此类设施的不合理之处。出现此类设施,或者是设计者考虑不周,或者是安装者粗心大意,但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归根结底,是相关部门“为民服务”理念的缺失。具体来说,是将“只唯上,不唯民”作为工作信条,在开展工作时只想着执行上级要求,不懂得结合地区实际,至于群众怎么看、怎么想,就更不关心了。
《人民的名义》剧中,市委书记李达康在批评此类现象时说道:“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一件小事解决不好,完全能够击垮你办成的99件大事。”诚哉斯言!便民工程的核心是“便民”,那就更不能“任性”,要“人性”。
此正是:
民生服务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
4月12日,河南省公安厅在河南公安信息网上发布《河南省公安厅关于邱海山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情况通报》称,该省鹿邑县公安局原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邱海山伙同民警刘萍、鹿邑县人社局公务员管理股原股长张季梅等人,在办理毕业生分配、干部调动、公务员登记和入警申报过程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其中,邱海山为女儿篡改档案年龄,最终实现其“7岁上警校、10岁当公安、长期领工资”的目的。目前,邱海山、张季梅、刘萍3名涉案人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鹿邑县公安局原政治处民警张晓耀等29名违纪人员也分别受到党政纪处分。
据媒体报道,在这起违纪违法案件中,除了创下年龄最小的吃空饷记录,更有毁灭证据、对抗调查的疯狂手段,如邱海山等人将全局500余名民警的人事档案拆分、转移、隐匿,甚至部分销毁;为避免留下作案踪迹,将县公安局办公区域相关监控设备破坏;为防止电子数据被恢复,将县局政治处3台存储有大量重要人事信息的办公电脑硬盘格式化后彻底砸碎;为了获悉调查组动态,安排、指使有关人员严密监视调查组工作动向。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疯狂操作和隐秘对抗下,2011年便开始运作的违纪违法行为5年后才在河南省委巡视组巡视期间被发现和披露。
有句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出少年”:战国时期的甘罗12岁拜为上卿,唐代骆宾王7岁吟鹅,宋代司马光少时砸缸救人……然而,此案中的“10岁女孩当公安”却着实摆不上台面。
进入公务员队伍,本应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但在权力与腐败的庇荫下,邱某等却一路“绿灯”地突破公务员录入审批程序,突破层层监督管理防线,为子女谋取了公务员身份、政法编制,堂而皇之地领取财政工资。档案履历原本是全面考察和正确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而在造假者眼中,篡改档案、伪造履历也成为提拔晋升和以权谋私的捷径。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系统性的造假建立在一整套相互勾结的共同利益体之上。其造假的过程,不仅包含公安机关系统内部的入警申报、审批环节,还涉及人事、组织、财政、编办等部门的干部调动、学生分配、公务员登记备案、人员入编、财政工资审批发放等诸多环节,形成了“多部门、多系统、链条式”的造假行为。在这样一个非法利益共同体面前,所有的规则都是牛栏关猫,起不到约束作用。其牵涉面之广、利益勾连之深,令人咋舌,暴露出的不仅是置公平正义于不顾的以权谋私,更是置法律于不顾的权力监管缺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链条式造假”最终现出原形,相关人等最终被依法依规问责,但相关案例的教训是惨痛和深刻的。“链条式造假”的牵涉面直接体现了权力监督的失效程度,而基层政权生态也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权力”的认知,因为腐败距离民众越近,民众的痛感便会越强烈。要彻底清除这种“多部门、多系统、链条式”的腐败土壤,除了追责,恐怕更离不开相关监督制度的再造与完善和地方权力生态的重塑。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不管是哪一级权力、哪一环节的权力,都需要放在规范的框架下来制约,真正把每一层级、每一部门的权力都放在笼子里,避免权力集体沦陷和由此出现的“团伙作案”的可能。
正所谓:
树德务滋,
除恶务尽。
黎 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