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首位女特首
—— 林郑月娥

2017-05-09吴静波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5期
关键词:月娥林郑特首

□ 吴静波

香港首位女特首
—— 林郑月娥

□ 吴静波

谁将成为下一任香港特首?答案揭晓之前,美国《纽约时报》曾大胆预测,林郑月娥当选“几乎毫无悬念”。无独有偶,英国广播公司也认为其与特首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2017年3月26日,香港湾仔会展中心,经过4个多小时的投票、计票,林郑月娥以777张有效选票,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布国务院第678号令,任命林郑月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她也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女特首。

平民姑娘的逆袭之路

林郑月娥,1957年5月13日生,祖籍宁波,父亲曾在上海谋生,母亲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家里一共五个孩子,林郑月娥排行老四。

小时候,林郑月娥家里的经济状况十分窘迫,一家七口人租住在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公寓里。那时,林郑月娥没有自己的书桌,只能把双层床的上铺用作书桌,站着完成作业。直到她21岁的时候,家里才因为哥哥姐姐开始挣钱而改善了居住条件。

恶劣的环境锤炼了她不屈的精神,同时受母亲的影响,林郑月娥养成了勤奋、上进、乐于助人的品质。当时,母亲一人操持着一大家子的起居饮食,后来她的祖母、外祖母、父亲相继中风,也都由母亲悉心照料。

母亲虽然读书不多,却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林郑月娥7岁便进入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读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招收贫困学生,学校各方面条件也都不错。林郑月娥在这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中学、预科的学业,并顺利考上香港大学。

大学期间,林郑月娥便树立了非常明确的职业方向,那就是到政府部门参与公共事务,为的是有机会“服务市民,关顾基层”。毕业后,她被录用为布政司署房屋科政务主任,由此开始了漫长而阅历繁复的公务生涯。

因为工作能力出色,1985年林郑月娥成为中英联络小组的成员,参与处理香港回归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近距离见证了中英两国最高层领导人的谈判、决策,林郑月娥不仅眼界大开,而且得到了不少展示的机会。两年后,她被调入股灾调查委员会,开始对香港经济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两段经历,也对林郑月娥执政理念的形成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拆弹专家”,官到无求胆自大

2007年,林郑月娥被任命为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结果刚刚上任,就遇上了一件麻烦事——皇后码头拆迁事件。

皇后码头拆迁是香港特区政府中区填海工程的项目,由于皇后码头是“老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部分香港市民在感情上无法接受这种决定,便组织了一系列论坛、游行、静坐、露宿、绝食活动,一度还造成了警民冲突。

当时林郑月娥从容不迫,只身前往皇后码头,面对上百名示威群众,她耐心解释:为启用新中环码头,需要拆除皇后码头,因为其“未达到一个大的历史价值”,但为了保留“老香港”的景象,政府也会觅地重建。循循善诱之余,她还坚定表明了延误工程的严重后果,指出“如果要继续香港的繁荣稳定,我们必须再前行一步”。最后,她留下了掷地有声的八个字:“不迁不拆,我做不到。”

坚持原则不退步,真诚沟通不糊弄,皇后码头拆迁难题最终得以解决,林郑月娥也以坚定的立场、干净利落的处事作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获得了“拆弹专家”的美誉。当时,香港社会用两个词来评价她:“硬净”和“好打得”,一个指的是她够坚强、有原则,一个指的是她敢担当、能任事。

2014年,香港发生非法“占中”事件。79天里,中环陷入混乱与无序,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地带瘫痪。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率领政府官员,直面“占中”人士,积极对话,并痛斥“占中”名为争取民主,实为乱港之举,一再强调“将市民福祉做对话筹码,不符合公众利益,不符合现实需要,不符合政治伦理,以‘占中’威迫我们接受其方案,不会达到目的”“‘占中’不但给市民日常生活‘添堵’,更严重损害香港的法治精神”“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民主选举制度,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来规定”。

坚守底线不退让,慷慨陈词言大义。非法“占中”最终以失败收场。此役,林郑月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务实干练的做派,更是深入人心。

公务员受辱一事,令林郑月娥十分不满,她在立法会上指出,不允许官员接受屈辱,因为他们“不但代表自己,更代表特区政府的尊严”。林郑月娥深知在此风口浪尖,此番言辞必将迎来“被扭曲、被抹黑,引来人身攻击”的遭遇,但却如鲠在喉,不得不发。

林郑月娥的勇气来自哪里?她说:“前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今天我说,‘官到无求胆自大’。我有胆承认我们的制度是有不足、不善之处,会督促各部门跟进善后,也有胆冒着被批评护短的风险,为我们尽心尽力的公务员讨回公道。”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清醒、坚持原则、定力十足的林郑月娥,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信任。

刚柔并济,女强人也是小女人

在给世人留下“硬净”“好打得”等印象之余,林郑月娥其实也是一个小女人,身上同样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

说林郑月娥柔情,是因为她深深地爱着香港,爱着祖国,爱着所有的同胞。2003年“非典”期间,林郑月娥正担任社会福利署署长一职。当时,299名港人因“非典”失去生命,有数十名儿童的父亲或母亲,甚或是父母同时因病去世。林郑月娥很难过,便同好友罗范椒芬、李丽娟、陈冯富珍成立了“护幼教育基金”,3个月内筹得款项8000万元,支持因“非典”失去父或母的儿童,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她富有爱心,愿意倾听底层民众的心声。在社会福利署署长任上,她常常到福利院吃饭,在夜深的街头与露宿者谈心,造福了无数露宿者的“露宿者试验服务计划”就是在此基础上得以推行的。此外,在了解到智障运动员要训练成精英运动员非常困难,林郑月娥又帮忙申请拨款,设立了“香港展能精英运动员基金”。

林郑月娥的务实与干练体现在她所服务的每一个领域。民生疾苦,她感同身受,一样“好打得”。在她担任香港扶贫委员会主席的那几年,香港“破天荒”地划定贫穷线,将收入在中位数50%以下的家庭住户悉数纳入扶贫范围,将香港贫穷率拉至7年来的最低位。

这个出生在香港基层家庭、放学回家后只能站着用双层床上层当书桌做功课的孩子,要努力改善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还有香港730万居民的福祉。

林郑月娥说:“香港需要人情味。”多年来,她努力拉近与市民的距离,担负起一个官员的责任,践行那份“服务市民,关顾基层”的初心。

对于家庭,林郑月娥亦是爱得深沉。不管公务多忙,她都会尽量早点回家,亲自下厨,与家人共餐后再继续工作。多年前,为了更多地陪伴在英国读书的儿子,她甚至主动要求担任级别更低的职务,成为香港历史上少有的主动降职降薪的官员。

林郑月娥爱家,家也给了她温暖和支持,赋予她坚持自我、坚定前行的动力源泉。2012年,林郑月娥曾称“差不多够时间”离开官场,但最后被丈夫说服,回心转意,出任政务司长。“事实上,我每一次的决定都会问他,其实我也只是个小女人。”林郑月娥说。

然而,就是这个“小女人”,从政36年来,担任过香港特区政府20多个重要岗位的主官,处理过非法“占中”、推行政改方案、皇后码头拆迁、新界村屋僭建、麦齐光涉贪等数十个重大事件,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她立场坚定,从不动摇。

2017年4月1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林郑月娥,盛赞她“爱国爱港立场坚定,勤勉务实,敢于担当,行政经验丰富,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香港社会认可度一直很高,对国家和香港有心、有力、有承担,符合中央对行政长官的一贯标准,成功当选实至名归”。

7月1日,林郑月娥将正式宣誓就职,带领730万香港居民开始新的征程。展望今后五年,她说:“工作确实不少,要克服困难也不容易。我怀着一直以来都无变的初心,多加一份谦卑,真诚期盼与大家同行,以关心、聆听、行动,建设一个更美好的香港。”

猜你喜欢

月娥林郑特首
李家超宣布参选香港特首
大棚内外
香港女特首的育儿观
香港:不能称呼林郑夫妇为“伉俪”
林郑月娥当选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