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

2017-05-08冉国华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兴趣

冉国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兴趣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脱离了教学研究这一步骤,教师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没有教学研究,就没有教学进步,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开展与教学有关的研究,既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途径,更是我们实现职业成长的责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开展教学研究,则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主体意识正在慢慢加强,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老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老师更应该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利用信息资源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提供更多与历史课程相关的信息、文化及背景环境,让每位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优势,投入到历史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总结各大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并结合新时代的人文素养,教育学生理性爱国。这样做,才能调动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的热情,才能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激发学生對历史的兴趣

兴趣点往往是课文中最吸引学生眼球的地方,“文似看山不喜平”,历史课本正是有了这些兴趣点,才显得跌宕起伏,学生们阅读起来,比较有兴趣,而不感到死板无聊。被历史里面的人物、事件所吸引,学生会不知不觉想象出当时的画面,更好地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兴趣点,能为理解提供动力。以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大都是在课堂中被动地听课、学习,这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使许多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构思每节课的教学环节,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通过生动的讲解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情趣。如教师用课本上没有讲到的精彩故事导入课堂,吸引学生对历史人和事的好奇心,抓住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或者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教育视频,借用一些有名的诗词,结合历史事件来带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真正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角”,摆脱乏味的老师单独教学的局面。

三、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古至今,教学方法一直都是教育家们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要想改善教学现状、实现新的突破,就必须密切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其中,不断推陈出新、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这方面,中国著名教育古籍《学记》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比如说,藏息相辅的教学方法。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可能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传递知识上,认为传递的历史知识越多越好,因此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不敢轻易荒废。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本质就是“满堂灌”,其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神经在课堂上始终紧绷着,既要不停记笔记,还要努力理解,学习的压力很大,知识消化的效果反而不好。尽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休息了,但是,浪费的时间其实早已补回来了,因为学生短暂休息之后的学习效率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学生此时的身心不那么疲惫、学习的整体状态平稳。再比如说,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学生也可以给教师很多的启示和帮助,在上课的时候,我们或者“明知故问”地启发学生去解释难题,或者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都是非常好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一块进步,无疑有益于新式历史课堂的构建。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有利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高中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兴趣是历史学习能动性的起点,是学习新知的源泉。高中生对高中历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进而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高中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兴趣和魅力,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势把静态、枯燥、乏味历史知识融入三维空间中,使其产生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高中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开始高效学习。

五、课后延伸,使高中生全面发展

1.上完每一节课后,要求高中生及时总结写心得体会。这堂课学习的重点是哪些,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比较模糊,课堂学习中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之处又有哪些,等等。让高中生找出自己课堂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进而形成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高中生得以全面发展。2.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引导高中生积极思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提高,让高中生有更形象更直观的体验。为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能够使高中生的才华得到有效展示,能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情感价值观。

总之,新课改已经成为了各个学科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总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管是老师的教育观念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都需要进一步地改进与正确地引导,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工作者不能松懈,应该进一步将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与实践生活相联系,不断完善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克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讲授法运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陈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许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4]袁文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2)

[5]庞友海.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05).

[6]周文胜.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初探.教法学法新探,2008,(6).

[7]周云华.新课程应有新思维.中学历史教学,2005,(1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新课程兴趣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