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2017-05-08李小文
李小文
摘 要: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影响。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最普遍的人群之一,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出现了多元化的思想,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艺术,促进学生工作更高效展开,让新媒体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完善的功能,使其在高校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新媒体被学生的大规模使用形成了新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基于此,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使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总结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成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时空性与多元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新媒体的主要分类包括:网站、手机媒体、交互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微信、QQ等多种形式。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目前,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已成为广大高校学生推崇的社交互动方式,大學生通过客户端可以及时、快速发布和获取最新资讯,这些工具的运用既满足了大学生对于海量信息的检索需求,也成为高校学生获取时事新闻的重要途径,既扩大交际圈,又通过朋友圈、网友群等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锻炼交际能力,积累人脉。另外,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自由匿名地充分表达意见和想法,可以平等地进行传播,获得和发布消息,对心理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来说,既能通过网络新媒体及时发表所思所想,又能通过网络释放心理压力,宣泄情绪。
(二)消极影响。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有的是未经过滤的,这些信息中可能存在某些消极的内容,可能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有些信息缺乏法律约束与道德规范,容易使那些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认知冲突,他们有时会听信网络谣言,一些负能量的信息会使学生对国家或社会产生不信任感和失落感,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其次,由于网络新媒体过分强调个性的自我展示,过分重视个人价值,易使学生产生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形成自私自利的个性。最后,新媒体丰富的娱乐信息以及游戏软件,容易使学生产生网络依赖情绪,导致学生沉迷网络,影响学业。
三、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掌握新的媒体技术。主要是指电脑、手机、QQ、微博、微信等通信软件的使用传统的思政工作以课堂说教为主,而QQ、微信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联络感情,表露情感的重要途径,为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管理人员也应该适应新常态,善于运用学生常用的通信工具。其次,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重新定位角色。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毫无疑问占据“神坛”高位,占据信息主导角色,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这一角色受到了削弱和挑战。一方面信息接收渠道的多样化使得课堂教育内容地位下降;另一方面信息的广博也使得大学生开始质疑甚至推翻教师传递的信息。再次,要求学生工作者灵活管理办法。新媒体的传播既能给大学生带来新的视野,也隐含诸多风险,大学生缺乏成熟和理性,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能力,易被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些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等也在高校中迅速传播,让大学生深受其害,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新媒体技术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利用新媒体技术抓好大学生工作。
四、新媒体技术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选择正确的新媒体介质。要结合实际选择是否使用新媒体,擅于针对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新媒体,若涉及对信息的实时发布,辅导员需要选择使用飞信等不需学生手机在联网状态下就能接收的可实时方式信息媒体。可通过微博、QQ、人人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关注学生的网络签名及个人留言等,通过建立“好友式”的交流方式把信息传递给辅导员,增进师生互信和情感,遇到突发事件时辅导员可以利用QQ,飞信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在高校内发布事实真相,消除不利影响构筑思政工作阵地。
(二)加强网络管理。我国高校上网人数目前几乎达到高校学生数的100%,其中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获得渠道。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而大学生虽然心智趋于成熟,但在网络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形势下,对于接收信息质量的甄别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深化思想内涵,提高专业素质,学会用网络的语言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工作,并通过自身深厚的功底和内涵,有意识地在大学生中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引导学生舆论方面的作用,争取掌握网上话语的主动权。
(三)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的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这条消息,在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辅导员在利用微信进行学生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是利用微信即时通讯的功能和关系对等的特点,选择了一种学生接受度高的信息交流平台,增加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同感。另外,微信与QQ有着较好的兼容性,从而保证了联系人信息的稳定性。
(四)微博。微博是一种现代信息科技的舶来品,简称“微博”,是一种综合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随时随地传播消息的迷你博客。利用微博的特性,辅导员可以将自己关注的热点及对热点的看法与学生分享,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可以利用微博展示自己生活的某些方面,从而在生活上引导学生,又或者关注学生的微博,从而弥补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辅导员对学生关注度不够的缺陷。微博为师生之间提供了平等开放的交往平台,契合了学生渴望交流、渴望被关注、乐于自我展示的人格特性的需要。庞大的微博群体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
(五)腾讯QQ。QQ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另一大帮手,有着其它软件工具所不具有的特点:首先,QQ号相对固定,几乎每位学生都有数年的Q龄,只要手机开通,QQ就同时在线。其次,消息传达的及时性和长效性并存。辅导员可以利用QQ来发布消息,简单的即时消息可以在群消息里面发布,重要的通知可以在群公告里面发布,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可以很快被同学获知,特别以群公告通知的消息,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存在。第三,QQ群的交互性非常明显。通过QQ群就某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这种交互性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间的沟通和了解。
参考文献:
[1]朱建良.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D].宁波大学,2013.
[2]薛雅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师范大学,2014.
[3] 陈启胜等.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