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培养模式研究
2017-05-08余蓉王宇卢理
余蓉 王宇 卢理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社会各行各业呼唤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力培养创业型人才,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介绍了创业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并分别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实践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创业型人才 内涵及特征 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影响, 普遍存在着重视传授理论知识, 忽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传道、 授业、解惑”为主要目标的知识传授型教育教学模式容易导致趋同化、 单一化的人才培养,不利于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2011年—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60万人、680万人、699万人、727万人、749万人,2016年高达77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国家提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决策,倡导以创业促就业,有效缓解当前存在的就业压力。因此,加快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改善当前就业形势,而且还能够有力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推动整个社会高科技产业和创新体系的蓬勃发展。所以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创业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创业型人才是那些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和行业中,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新知识、新价值和新财富,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有学者认为,创业型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就业型人才,需要具备强烈的创业动机、宽广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应用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将创业意愿变为创业行为的复合型人才。观察众多创业成功人士,并吸纳学者们对创业型人才的观点,归纳出创业型人才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强烈的创业欲望。对创业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因为想得到,所以要去创业,要靠创业改变身份,提高地位,积累财富,实现梦想。(2)有足够的胆量。市场上不可能存在万事俱备的商机,创业者只有看准一定的机会,大胆去争取。过于谨慎,往往易失去商机。胆大是成功的一半。(3)敏锐的商业嗅觉。创业者的商业嗅觉即商业敏感性,是对外界变化、商业机会的快速反应。(4)富有合作精神。随着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这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合作,企业繁荣,纷争,企业衰退。(5)超乎想象的忍耐力。忍耐力是忍受苦难的能力。创业之路,会遇见多少困境和挫折,懂得忍耐的人,审时度势,知进知退,厚积薄发,从而突破困境,垫高人生。成大事的路就是一条忍耐之途。(6)持续不断的学习。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学习速度之争,一个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7)创新精神。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等。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方法,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才能成功。(8)资源整合的能力。获取和组织各种所需资源的能力。资源包括:资金、生产资料、信息 、人力和人脉。市场竞争优势常常属于那些善于进行资源整合的企业或个人。
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确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还提出:“为了方便毕业生创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只是求职者,而首先要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教育部2012年8月1日颁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根据上述内容,本文确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用四个字概括:想、敢、会和能,即: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使他们“想创业”。创业意识是激发人们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欲望,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磨练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使他们“敢创业”。创业心理品质包括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情感、创业意志、创业人格等方面;打好学生创业知识基础——使他们“会创业”等。
(二)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分析创业岗位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开设时间、教学时数、教学要求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创业型人才培养”这个主题,整个课程体系由以下两大类课程构成:
1.创业通识课程。依据教育部2012年颁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 “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并规定此课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学分,使创业教育进入了主流教育体系。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激发创业渴望,并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截至目前开设创业课程的,沿海发达省市(如江苏省)开课率已达8成以上,其它省市高校开课率相对低些且不等。
2.创业专业知识。创业者要有创造性思维,要作出正确决策,必须掌握广博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创业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三大类:
第一类是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和财务管理等知识。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开设有这些课程,学生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完这些课程。此外,为了方便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这类课程,学校还应开设这类课程的公共选修课,学生通过选修这类课程完成知识的学习。如开设有经管类专业第二学位的学校,学生还可通过选修第二学位学习,以获得学位和知识双重利益。第二类是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主要有商标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产品质量法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法律知识,为以后创业中的经营活动开展奠定法律常识,并能依法行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类知识通常均可放在《经济法》课程中讲解。第三类是创业过程中涉及到的行业技术知识。高校专业繁多,除了经管类专业外,工、农、理、医、艺术等学科门类下设的各种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按本专业培养计划学习专业课程知识,也为以后創业奠定了技术知识基础,但行业技术知识更多的依赖在实际的创业中一边干,一边学习,一边积累。
全校所有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都要体现创新、创业精神。
(三)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
创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提高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的重要环节,它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地去思考、去操作、去体验,既可以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树立坚定的创业信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实践环节主要有: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和创新制作等。其中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一般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好了的,为培养方案中的组成部分。实验可以是课带实验,也可以是独立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2-4周不等。第二课堂活动、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和创新制作都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进行的,高校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期开展2-3次,每学年4-5次。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加强以下环节的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书需要进行详细的项目市场调研、前景分析、项目的财务分析(投入、产出与盈利预测)、公司组织结构设计、市场经营战略及策略的设计、项目风险分析与防范等等,是一个从发现市场机会到进行方案设计的全部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创业能力。二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以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器建设为大学生提高创业实践机会,鼓励创业计划成熟的学生进行小规模创业,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
(四)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三个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体验参与为主的转变。教学方式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头脑风暴、互动等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通过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创业设计、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方式来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参加校级、省级或全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良好方式。
(五)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具有决定性影响。一般来讲,创业教育模式所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它在客观上需要具有创新创业型教师。高校需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实践机会,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首先,通过科研、产学研合作、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六)制定具有促进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任何时候都是引导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指挥棒。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需要从研制评价标准开始。对于创业教育教师,对他们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要与他们的绩效考核、竞聘、职称评定等挂钩;对于学生,要把具有创业精神与能力作为高校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并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学生入党、优秀生遴选、优秀毕业生推荐等诸环节中渗透这一标准。高校只有从过程抓起,从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起,才会获得创业人才批量出现的良好结果。
(七)优化育人环境,创造有利于创业型人才生成的教育环境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优化育人环境首先要优化育人的大环境,这里主要指社会大环境。在社会层面要有支持创业型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营造鼓励创业的氛围,为创业型人才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其次,要优化育人的小环境,即学校环境。除了专业的课堂学习外,学校营造的创新环境、人文环境以及鼓励创业型人才的成长的制度环境、服务环境等。学校要重视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要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三、结语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大时代背景趋势的要求,势在必行;是迎合社会人才质量发展的需要。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高校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建设创业教育模式,做足思考和准备,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里不断优化,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肖红伟.论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企业经济,2009(7).
[2] 李涛,郭宗和.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8).
[3] 李如齐.论创业型人才的心理素质特征与培养模式构建[J].江苏教育研,2009(12).
作者简介
余蓉(1962.9-),女,浙江诸暨,漢,本科,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