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化学实验渗透环保教育
2017-05-08余军
余军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在解决环保问题中应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新课改后的初中化学实验突出了趣味性、灵活性、探究性的特点,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以促进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但只要进行化学实验,就必然会用到一些药品、试剂、燃料等,这样,化学实验也就成为了环境污染的重要隐患。因此,化学实验需要秉承严谨、规范的原则,按照实验要求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在药品试剂的用量方面,也要严格按照规定取用,否则不但可能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者实验失败,造成药品试剂、能源的浪费,污染环境,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强调实验规则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守则,按照实验的要求适量取用药品和试剂,重视对废弃物品的回收处理,从源头上控制化学实验造成的污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进行镁、锌、铁、铜放在盐酸中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的实验时,尽管学生不是第一次进实验室,教师也多次强调过化学实验操作守则,但为了加深学生对于遵守实验操作守则的认识,教师还是在实验前给出了很多提示:“同学们,在这个实验完成后,废液怎么处理?”“倒入实验室盛放废液的容器。”“为什么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教师又问。“盐酸具有酸性,防止反应中剩余的盐酸进入下水道,腐蚀下水道,造成水源的污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请大家一定要牢记,实验室的药品、试剂、废弃物品都不能随意乱倒、乱丢,这样很可能会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实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促使学生切实遵守实验操作守则,避免化学实验造成环境污染。
由此看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遵守实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从而减少由于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操作不当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用好化学演示实验,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材设计了很多演示实验,这些实验大部分操作都比较简单,实验现象也比较明显,便于学生观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化学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深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形式、改进实验步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
例如,在進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实验,然后,教师一边实验操作,一边总结强调:“取出少量硫,放人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再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学生闻到了刺鼻的气味后,教师提问:“大家猜测一下具有刺鼻气味的生成物是什么?”“二氧化硫。”“没错,硫在氧气或者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关于这种气体,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性质呢?”有部分学生知识面比较广,对二氧化硫有了初步的了解:“二氧化硫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酸雨的罪魁祸首,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确实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下,刚才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硫能排放到空气中吗?(不能)怎么改进这个实验保护我们的环境呢?课后大家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改进这个实验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既渗透了环保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由此看来,通过寻找演示实验与环保教育的结合点,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可以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创新设计学生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材增加了一些探究性实验,以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探究实验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素材。通过为学生的探究创造条件,弓I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可以渗透环保理念,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酸雨的危害,在上课之前除了准备好实验所必需的集气瓶、树叶、二氧化硫(气)、水、锌粒、石灰石等,还在下雨后及时到当地一个钢铁厂区内取了一瓶雨水,让学生在完成了二氧化硫溶于水与在空集气瓶中分别放人树叶、锌粒、石灰石后产生的现象进行对比,之后再让学生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水中放入树叶、锌粒、石灰石,观察现象,并且和二氧化硫溶于水的集气瓶中的物质进行对比。学生发现这瓶水中的树叶也有点变黄、石灰石表面也有气泡。教师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容易就意识到钢铁厂排放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对大气造成了污染。教师继续追问,巩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大气污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呢?”以此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议论纷纷,提出了很多想法:“不要乱丢垃圾,保持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
酸雨危害模拟实验本身就是很好的环保教育材料,教师通过对这个探究实验的稍微改进,增强了学生对于酸雨危害的认识,而且还对当地的大气污染也有了亲身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利用微型化学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近年来,微型实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新型的实验比常规实验的药品试剂的用量少,节省了试剂、能源和时间,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素材。以微型化为理念,对常规化学实验进行改良设计,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真正把环保落实到行动中。
例如,对于在一些试管中进行的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井穴板来完成。井穴板具有较强的耐用性,性能比玻璃仪器要好,且容量小,可以极大地节省化学反应试剂的用量。同时,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对实验过程进行投影放大,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另外,利用井穴板完成实验还有利于学生对比实验现象。如进行酸、碱、盐物质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时,就可以取少量的试剂同时在井穴板中完成,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对比非常明显。采用这种实验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与原来的常规实验有哪些差别,让学生意识到微型实验的优劣性,加深对环保的理解,自觉、自发地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总之,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教学的神圣使命,化学实验是实施环保教育的重要载体。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正是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奠基阶段,充分利用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渗透环保教育,让环保理念深植学生心中,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责编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