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原》教学看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7-05-08杨道云
杨道云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应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近年来,笔者深入20多所村镇完小听课时发现,不少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这种情况在小学高年级段最明显。语文阅读课上总有一部分学生阅读少、发言少、动笔少。笔者在课后查看学生的作业了解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而不少语文老师对于本年段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没有留意,特别是对高年级段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加强课外阅读、有效积累等能力训练方面少有专门的训练策略。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为此,笔者尝试结合《草原》一课的教学,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草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教学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奇丽的草原风光与别样的民族风情,体会作者的赞颂之情;二是学生在阅读和背诵积累中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并积累运用语言;三是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激发了解西部、建设西部的兴趣。由于文中生字新词多,优美的语言多,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以及“马上的男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等,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身在南国的学生很难理解草原生动的画面与别样的風俗习惯,另外,一部分高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好,特别是农村小学中有将近六分之一的学生拼音不过关,如果不加强课前阅读,他们就很难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谈不上形成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前应指导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阅读中做到“三个一”:即听一遍用录音机播放的课文朗读,朗读一遍课文,再把课文默读一遍。学生们阅读之后可以跟同学或家长交流感受,并在预习本记下自己的预习心得和有疑惑之处,待到课堂上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检查和评价,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点滴进步,以通过有规律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争强好胜,和以前相比更关注自己的学业,对学习成绩更加敏感,自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鼓励学生质疑,通过积极学习形成自己的见解。如在《草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几个步骤的自主学习。一是“看一看”。教师可以先利用Flash多媒体课件,将课文朗读以及一幅幅优美的草原风光、奇特的风俗习惯图片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课堂的初次感知中对文章有整体的了解。二是“读一读”。学生默读课文,画一画作者分别到了哪些地方,厘清文章的思路。三是“找一找”。思考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然后小组内交流(学生容易找到关于草原以及草原人民热情的待客方式)。四是“议一议”。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在寻找相关句子、汇报交流、诵读等过程中,很容易感觉到了课文把草原的美、情感的真、文字语言的节奏美展现出来。五是“用一用”。运用课文优美的语言进行仿说、仿写。通过以上摸索、训练,学生们会仿照“小丘、迎客、待客”等段落进行描写,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掌握一定的方法,提高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自己的见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教育家叶圣陶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为了让学生养成爱阅读、多读书的好习惯,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勤动脑、多思考,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进而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在《草原》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老舍的文章《内蒙风光》,文中通过描写大兴安岭林海、陈巴尔虎旗草原、达赉湖渔场、札兰屯风景区介绍了内蒙的风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运用学习《草原》的方法,通过听一听、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用一用的阅读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语文的优美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还可以建议有能力的学生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每个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摘抄、写读书笔记,可以通过口头表扬、书面批语、班级推荐等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阅读,以课外广泛的阅读巩固课内所学,不断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科普读物和文学作品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家校结合,培养学生勤积累、多练笔的意识
家是小学生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是小学获取知识的重要一部分。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使家长了解各个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家长们应当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专家指导等,引导家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就学生在校的表现、课外作业内容、指导方法等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如《草原》一课的课后练习是要求学生读优美句段并进行摘抄,明确要求背诵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教师可以利用校讯通等通讯设备提醒家长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在背诵的基础上摘抄优美句段,特别强调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将“吟、襟、貌、涩、涯”等字书写正确,这样学生学得扎实,家长作指导时更加轻松。通过加强家校有效沟通,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给予检查、督促、指导,促使学生提高作业质量,养成勤积累、多练笔的习惯。
总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教师应顺应学生成长的身心规律,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责编 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