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运营系统信息网络资源管控研究

2017-05-08徐昕王文明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6年6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

徐昕+王文明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运营系统信息网络资源管控已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系统及其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的特点,本文以ITIL为主要依据,探讨了信息网络资源管控的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统的阶段性特点,又通过对系统运营管理业务的分析设定目标,明确系统网络资源的定位,并进一步结合ITIL框架中的服务管理中的内容确定系统网络资源的实施与运营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最后给出实施效果评价方法以期系统网络资源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资源管控; 生命周期管理;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章编号: 2095-2163(2016)06-0113-03

0引言

本文所称信息网络资源包括生产信息网络资源和管理信息网络资源两类。其中,生产信息网络资源是指生产执行信息网络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网络路径、网络地址等;管理信息网络资源是指生产管理信息网络范围内的网络设备、网络路径、网络地址等。具体来说,网络设备是指系统内支撑网络运行的各类硬件设施设备及各类网络端口号;网络路径是指系统网络内的网络路由、网络带宽、VLAN;网络地址是指系统网络内的IP地址、虚拟端口号、内网域名资源等。

[BT4]1信息网络资源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研现状,分析可得信息网络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情形可重点描述如下:

1)因为开通时间早,很多系统业务都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后新增与添加,这样就造成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分析、规划、管理、监督规范及流程,因而将直接导致信息网络资源的无序使用。

2)当下系统的安全隐患正日渐突出,各类IP资源尚未配备规范管理,且使用情况混乱、计划规划体系也尤显薄弱等,同时信息安全管控制度也未能臻至周到严密,现有的资源管理策略也正亟待完善,从而使得系统运营服务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保障上仍然呈现重度缺失。

3)信息管理网络作为运营管理的支撐平台,虽然迄至目前已对资源的管理范围和内容推出了各自的规定,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却仍未能紧密结合系统网络及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深入整合细化,实际运营中存在模糊的地方,导致部分管理策略无法获得有效落地实施。

[BT4]2全生命周期资源管控研究

基于上述问题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将结合系统及其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的特点,选用ITIL作为主要依据,从信息网络资源管控的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统的阶段性的研究视点出发,通过对系统运营管理业务的分析设定原则目标,明确系统网络资源的定位,再进一步探讨提出了ITIL框架的服务管理中的内容用于设计确定系统网络资源实施与运营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最后给出实施效果评价方法以期获得实现系统网络资源的持续改进。

[BT5]2.1资源管控原则

综合调研结果,并基于系统网络现状及组织架构现状,同时侧重围绕资源集中管理的有效性和资源安全管理的可控性这2个考量基准,研究确认信息网络资源的总体管控需要遵循“统一管控、分级管理”的执行原则,分做概述如下:

1)统一管控。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原则及要求的制订、信息网络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分配、信息网络资源管理效果的评价考核。

2)分级管理。由行业管理部门授权资源维护单位对部分信息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并定期向行业管理部门呈报备案。

[BT5]2.2资源管控具体操作办法

2.2.1资源管控实现内容

1)网络系统。规范网络系统的设备入网管理,统一管理网络设备的接入、变更、退出;针对所涉及的网络系统资源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网络设备入网应符合信息安全管控要求。

2)信息系统账户。信息系统帐户包括:协同平台账户、企业邮箱帐户、专业系统帐户。目前,信息系统帐户属于各自系统内独立管理,将来则实现多系统使用同一用户验证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专业系统帐户由所属业务管理单位实施管理。建议规范统一对外联络的企业邮箱,并具备内容检索和过滤的能力,达到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帐户使用情况按要求备案和更新。

3)网络用户访问。形成有效的用户访问审批规则,控制网络用户的访问权限和内容,保护系统网络的数据和内容安全。

4)外部资源接口。规范外部资源接口的申请和退出,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2.2.2资源管控流程

2.2.2.1全生命周期资源管理

本管控方案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信息网络内的资源和设备的入网,资源的调配和回收,设备的退役和资源退出等,覆盖资源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从资源全周期管理角度来看,系统信息网络资源的生成和退出路径则如图1所示。

从整个系统角度来看,与资源“生成——分配——使用——退出”全周期过程相关的工作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入网并网、调度配发、运行维护、资源退出等。

2.2.2.2管理流程

信息网络资源的使用须办理申请审批手续。

1)统一管控流程。资源使用单位/部门向业务管理部门提出资源使用申请,业务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统一分配信息网络资源,资源维护单位根据业务管理部门审批意见发放信息网络资源,资源使用单位/部门确认资源使用情况并反馈业务管理部门。

2)分级管理流程。由集团业务管理部门授权资源维护单位审批权限,在此权限内,资源使用单位/部门向资源维护单位提出资源使用申请,资源维护单位根据管理要求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发放信息网络资源,资源使用单位/部门确认资源使用情况并反馈资源维护单位,资源维护单位定期向集团业务管理部门核对和备案。

2.2.3网络系统设备入网/退出/变更资源管理

1)制定网络总体规划和设备管理办法。

2) 对需要接入骨干和汇聚层的设备、接入后改变骨干和汇聚层网络拓扑的设备、以及无线接入点接入设备入网申请、退出、变更进行统一审批、分配信息网络资源,并派发资源维护单位执行。

3)按照资源管理要求,核对、汇总入网网络设备的使用情况。

4)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对网络设备的入网管理进行安全指导、监督。

2.2.4信息系统账户申请/注销/变更资源管理

邮箱、协同平台、专业信息系统,账户的申请/注销/变更。在此,给出实际的操作功能具体如下:

1)制定企业邮箱管理办法。

2)审批对外企业邮箱账户、协同平台帐户的申请、注销、权限变更,并派发至资源维护单位执行。

3)按照资源管理要求,核对、汇总对外企业邮箱、协同平台账户的使用情况。

4)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实施对外企业邮箱关键内容检索、垃圾邮件过滤等,监控安全事件,进行事后追溯。

2.2.5网络访问申请/注销/变更资源管理

网络建成后,用户访问的申请/注销/变更有自身独立的管理流程。流程内容论述可展开如下:

1)制定网络用户访问审批规则、无线网络用户访问规则、互联网访问管理原则、VPN用户访问规则。

2)对外部用户访问协同平台系统、VPN用户访问、互联网(集团统建)用户访问的申请、注销和权限变更进行审批,并派发资源维护单位执行。

3)按照资源管理要求,核对、汇总各类用户访问的账户记录。

4)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对各类用户访问行为进行安全指导、监督,包括统一的访问控制、行为管理和安全审计策略等,监控安全事件,进行事后追溯。

2.2.6外部资源接口申请/注销资源管理

外部资源的接入由集团内部配合单位牵头,与业务管理部门共同制定资源接入方案,根据管理要求进行审批并协调发放资源。其重点包括内容可分述如下:

1)统一审核外部资源接口的申请、注销。

2)根据外部资源接口方案,派发至资源维护单位付诸执行。

3)按照资源管理要求,核对、汇总外部资源接口的使用情况。

4)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外部资源接入控制等。

[BT4]3资源管控研究效果评价方法

[BT5]3.1评价内容

通常,资源管理评价可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价两大类,这是针对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的流程实现而构建形成的策略效果衡定机制。在此,针对评价内容展开如下研究。

3.1.1定量评价内容

定量评价内容多是定义为各类特征指标,本次研究涉及的指标主要有:资源利用率、资源调配及时率、资源数据维护质量。对这3种指标的探讨综述可见如下。

1)资源利用率。各类资源利用率指标的变动幅度只能位于下限、上限范围内。

2)资源调配及时率。资源调配及时率是指信息网络资源管理部门为用户单位提供资源配置、安排调度的及时程度,包括协调平台帐号、邮箱、系统接入、信息系统帐户业务等。研究可得其数学运算实现即如式(1)所示:

资源调配及时率=按时调配的资源数量应调配的资源总数量×100%[HT5”SS][JY](1)

式中,应調配的资源总数量是指在评价周期内收到的用户单位需求及业务开通所需的资源总数量,包括应调配的各类信息网络资源数量之和。按时调配的资源数量则是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调配的资源总数量。

需要指出,该指标要求范围为:≥95%。而且,所需数据均是来源于各级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

3)资源数据准确率。资源数据准确率是指资源数据与实际信息网络资源的一致程度,是反映资源数据准确性的综合指标。该指标的获取过程是通过采用抽样数据评价方式,其中提取的资源数据至少要涉及3个以上资源类别,而每专业则至少为30个以上。其后,再对每个资源类别数据准确率进行加权平均。该指标的数学原理表示可见于式(2):

资源数据准确率=准确资源数量抽样资源总数量×100%[JY](2)

式中,抽样资源总数量是指从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或电子资料文档中抽样提取的资源数据总量。准确资源数量则指抽取资源数据与实际信息网络资源相符的数据量。

仍需指出,该指标数值需要达到90%,而所需数据即全部来源于各级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或电子资料文档。

3.1.2定性评价内容

1)资源分析报告提交的及时性、完整性、有效性。

2)各类资源管理岗位人员配备情况及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3)资源管理工作完成情况。

4)资源数据、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实际信息网络资源的一致性。

5)跨线路信息网络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使用原则和相关审批手续。

[BT5]3.2评价方式

1)资源管理评价实行分级管理、上级对下级定期进行评价考核的方式。

2)评价方式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时,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报报表及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

3)现场检查。业务管理部门、资源维护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网络资源现场检查工作,数据和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管系统、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或电子资料文档、实际信息网络资源。

[BT4]4结束语

基于时下广泛调研可知,全生命周期资源管控应用研究是信息网络资源设计体系中的重要技术分析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即尝试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系统论述。研究中,从信息网络资源当下存在问题的基础分析出发,集中探讨制定了资源管控的开发原则、主要内容和实际管理流程,并重点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而后更进一步设计给出了资源管控的效果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本文所得的目的成果必将对后期同类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王新才,袁小玲.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分析[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2(4):63-68,95.

[2] 吕元智.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33(4):106-109.

[3] 夏义堃. 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晓娟,杨文绮.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 37(8):95-99.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
医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
基于QbD理念的三七总皂苷定量分析方法持续改进研究
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和步骤
企业精益财务管理思考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
开展等级医院评审促进医院内涵质量建设
医护合作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从石化生产重大抢险经过看应急响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