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下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2017-05-08牛彬
摘 要: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创新之举,能够使学生和学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大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大学生参与下的教学管理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 参与 教学管理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让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无疑是对这些观念的实践,不管对大学生本身还是学校都产生了积极地作用,但依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参与,并未真正的放权,大学生在参与教学管理时,就会出现冲突,参与的热情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参与教学管理的效果。
一、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多是“95后”,热情冲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自尊心极强,他们对规定的事物往往有着很强的抵触感,如果学校只是强硬的让学生去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会加深学生的怨恨,出现相反的教学管理效果。相比那些陈旧的规章制度,大学生更愿意自己去探索,去总结,最后成型一部适合现代大学生的管理机制。其实,高校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多是建校初所指定的,实行了很多年甚至几十年,早已不能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墨守成规,不能及时的更新,非常不适合现代教学的管理。而且许多大学生对学校各项规定并不了解,有时只是跟随其他人,尽量不去触碰那些规则,而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违反了规定。让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真正明白自己的需要与学校的需要,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责任,最终达到最优的教学管理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认知程度较低
大学生对参与教学管理总体上是比较积极地,但认知程度较低。一方面学生自身知识能力有限,处理积累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时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教学管理的任务。也造成了大学生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而不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成熟,见识短浅,往往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那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错失机会。在一些法律和规章制度中,并没有明确学生的权利,给有些学校可乘之机。大学生对自己的权利也极为模糊,不知道哪些事情自己有权利参与,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认知度较低直接影响教学管理的成败。
(二)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层次较低
目前大学生虽有心参与,但实际所接触的只是教学管理的边缘,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的日常规范上,而教学管理的决策权依然掌握在学校的手里,在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的晋升方案、学生选课方案,甚至教学改革及发展的重要事项上,学生并没有参与的机会。学校给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权利有限,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式单一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主要通过座谈会、问卷的途径进行参与,而且多是学校制定制度方案的初始阶段,学生在很多问题上,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却苦于没有平台。比如学生对自己的任课教师不满意、对所学课程不满意、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看法时不能及时的反应,甚至大学四年没有向学校反应过情况。学生发表自己心声的渠道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参与教学管理的道路不顺畅,学校并没有给予学生真正的权利去参与教学管理,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理想与实际出现很大的偏差,没有建立健全民主参与的教学管理机制,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管理的热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理念
教师要具有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接受学生的客观评价并及时改正。帮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引领。学校领导对于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要有足够的重视,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在制定规章制度或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确保学生的知情权,以便有效的实施。大学生对教学管理的参与,将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教学管理意识的强化。
(二)构建参与运行机制
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管理的主体性,因此高校要扩大学生教学管理的范围,杜絕层次的较低性和方式的单一化。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学校就给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去创新,公开学生教学管理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对自身权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校要规范管理的程序,开辟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进来,简化程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地去说。学生和学校可以进行直接的沟通,提高管理的效率。沟通可以减少误会,健全的沟通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及时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教学管理机制的运行。
(三)完善参与保障体制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是有法律依据的,要完善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保障体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主动性,增强教学管理的时效性。学校还要完善投入保障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在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还要完善技术保障体系,为其提供高效的信息技术平台,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有序进行,提高效率。给学生充分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有效对话,才能提高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洁.互动式教学法在技工学校管理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8期.
[2] 张晓佳,张凯黎,颜磊.电子书包支持的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案例研究——基于改进型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3期.
[3] 侯义昌.新课程背景下对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亚太教育》,2015年29期.
作者简介
牛彬(1986.11-)男,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天津体育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